家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
中秋将至,我们把这个问题抛向了《人物》和每日人物的读者们。答案的丰富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期。来自全国各地的声音,以文字的形式「播放」了出来。在这些声音里,藏着天南海北的方言,天空飞翔的鸟,和草原漫步的羊。
我们也把这个问题问向了一对亦父亦兄的演员父子——杨立新和杨玏,一对共事多年的夫妻——李艾和张徐宁,一对热衷于「互相爆料」的母女——左小青和女儿子淇,以及看起来超酷、但其实会为了中秋节换上水冰月T恤的演员李媛。
艺人的身份让他们无法每个中秋都与家人团圆,漂泊在外的时候,家是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也是抬起头来看到的同一轮月亮。
文丨陈诗笺、画雨
编辑丨金石
图丨视觉中国
视频丨顽石影业
这个中秋,人物FM8.15电台为你播音。每一种家的声音都是一扇任意门,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起,就能回家,只要听见,就是幸福。
1
一些声音,是离家前的日常。它们早就揉进了有关家的记忆里,成为了家的一部分。
对于家常菜的思念,不止可以被味觉和嗅觉勾起。那些属于食物的声音——骨汤在砂锅里翻滚,铁铲与锅底摩擦,葱姜蒜与热油的交织……一样可以将异乡人的馋虫和思乡同时唤醒。
@山乐 从初中起就不住在家里了。高三的时候为了方便,他一个人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小屋子。一天周末,已过黄昏,同住的同学回家了,留他一个人在屋里写作业,突然听到隔壁厨房炒菜下锅的声音。那些声响带着他回到了小时候,在家里写着作业等着吃晚饭的时光。@海牙在北方的农村长大,家里有连着炕的锅灶,上面架着一口硕大的铁锅。从锅里舀粥的时候,铁勺和铁锅摩擦会发出剐蹭声。小时候他会赖床,只要听到这种声音,就意味着饭即将上桌,已经到了不得不起床的时候。而当铁勺从锅里舀出泔水,再一次和锅底发出摩擦声时,也意味着这顿饭真正结束了。
有时候,即使是相似的声音,也能让离家万里的人想到家。
@四月芋圆家住在巷子的最深处。每次爸妈把车停在巷口,她都能清楚听见「嘟」地落锁声。有一次,她躺在宿舍床上睡觉,迷迷糊糊听见楼下传来了一模一样的落锁声,恍惚间还以为自己回到了家里,醒来只看见宿舍的天花板。她觉得怅然若失。@梦宛央高中的时候,只有每个周末才能回到家。也只有到周末,人齐了,家人才会开火好好做几道菜。每次回家路上,她都能看到厨房里妈妈忙碌的影子。那是忙碌的学习生活里为数不多的轻松时刻,只要想着晚上又可以吃到什么好吃的,一周的学习压力都能烟消云散。
上了大学后,她去了台湾交流。一天晚上,她站在洗衣房的露天阳台,听见了整栋楼的机器轰鸣声,那声音像极了以前整栋楼的炒菜声。夜风习习,她好像回到了那些踏着步子想着美味回家的黄昏。
一些人说起了家人的声音。那是一种独特的腔调。离家万里时,它们是在电话另一端响起,是突然在脑海中冒出的家人才懂得的暗号,也是偶尔在异乡的街头听见身后飘来的一句乡音。
@朱朱宋 是云南水富人,那里离四川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她会说,「我是说四川话的云南人。」现在她在外地读书,总是能听见相似的口音。每次听到,她都会有意寻找那个说话的声音。一次在回家的飞机上,到处都是四川口音,那一刻,她觉得自己提前到家了。@火锅变态辣的妈妈嗓门很大。大嗓门给她留下了「后遗症」是,每当楼下有人吼着说话时,她就会惊醒,因为在家里,妈妈就是用这个分贝喊她起床的。爸爸是一个「古董级」的男人,——传统,古板,且羞涩。他说过的最浪漫的话是,我就喜欢你妈这个嗓门,听起话来,不费劲。
2
每一个团聚的日子,都值得郑重对待。它们会留下特定的声音,在漫长平凡的日常生活里,这些声音像夹在相册里的书签,循声而往,就能找到那些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刻。
@Tan是山东枣庄人。他家有个不成文的传统,逢年过节、重要日子,乃至家里有孩子上大学,有人要外出打工,或是添了人丁,游子回乡,都要吃一顿饺子。这是仪式感的象征。
每到这种时刻,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有的负责和面,有的负责拌馅,光是擀饺子皮都要擀上好一阵子。擀面杖在面案上滚动的声音,会形成独特的韵律,背景音是一大家人聊着家长里短的讲话声。现在,只要听见擀饺子皮的声音,他会想到家,也会想到,又到了团聚的时候,该回家看看了。
@闪电的家乡,是一个以家庭烤肉闻名的黑龙江小城。每次暑假回家,她都会和朋友一起去吃烤肉,只在这种场合,她会破例喝下整瓶汽水。烤肉在烤盘里滋啦滋啦,汽水噗噜噜冒着泡,窗外,是飘着烤肉味道的东北的夏天。@ANNO留学在外。鞭炮声和南派舞狮招牌鼓点,是过年独有的声音,也是家的声音。和许多只能用一顿潦草的年夜饭代替过年的留学生相比,她是幸运的一个:留学的国家离家乡很近,放假基本都能回家。这个中秋节和学校放的一周短假刚好重合,她毫不犹豫订了机票。 每一个回家和离别的时刻,都是值得纪念的。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体验很早就有。@Ar的妈妈从学校里接她放学后还要回去工作,天色渐渐暗下来,爸爸的摩托车会像挣脱黑暗的飞船一样,从远处驶来。多年前那个因为天黑不敢进家门、蹲在门口等待的小孩,只要听见熟悉的马达声和鸣笛声,就知道,可以回家了。 另一些人则要离家更远一些,才能意识得到。@独自走天涯的学校离家很远,但离铁轨很近。夜深人静的时候,火车的轰鸣声显得异常清晰。这个声音伴随他度过了每一个或温暖或寒冷的夜晚。只要听见火车声,他就会想起一张张粉色的车票,一段段回家的旅途,还有家里的每一个人。 对于@warm as the wind来说,火车的声音有着另一层含义。她的老家是一个通了火车的小村落。每当有火车经过都会传来鸣笛的声音。村子里的人习惯了有火车鸣笛陪伴的日子。去地里干活的人会用火车报时,几点的火车会到哪一站,大家都记得很清楚。 每次坐火车离开,她都会在火车站拍一张照片。上了车,就算离了家。但在离家之后,听见火车的声音,就像回了家。
3
一些声音飘散在岁月里。
@浴缸儿时的家里有一扇木门。钥匙开启木门的声音,曾是他童年偷看电视时最害怕的。听到的瞬间就要迅速关掉电视、假装认真学习。现在他离家在外,开门再也不用钥匙,而是房卡,也再也不用担心看着看着电视,就被抓个现行。@congcong小时候的暑假,少不了一个钻石牌铁锈绿风扇,每晚都会吹着它超大超凉的风入睡。呼呼的风声听起来像下雨,但有风声的夜晚,她总是睡得很安心。后来,夏天多开空调,无声风扇也流行了起来,她却总觉得风扇还是应该有声音才对。一天路过商城,门口风扇的声音和凉意,突然把她带回了童年的夏天,那些从来不为失眠烦恼的夜晚。@海牙的家乡有一种鸟,会发出「咕——咕——咕——」的叫声,每一声都拖着长长的嗓子,从高大的杨树上传来。他从未见过这种鸟的真面目。离家求学后,他找遍了每一个季节的每一棵树,也再没有听见这种鸟叫。 氩氟焊和手磨机的声音,曾经撑起@开媛通宝 的整个家。爸爸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工厂改制,被迫下岗,靠着氩氟焊技术做小型装修生意。从有记忆开始,爸爸总是和氩氟焊一亮一灭的光交织在一起,切割不锈钢管的声音,整栋楼都能听见。现在,她大四了,爸爸也快退休了,不用再焊氩氟焊了。她想快一点长大,接替爸爸扛起整个家。@Emma 的外婆做饭时动静很大,厨房里总是叮呤咣啷的。一会弄掉了锅盖,一会打碎了碗碟,老太太还会一边骂骂咧咧的。读书的时候,总在只要听见厨房里的动静,她就会觉得整个人都是温暖放松的,因为那意味着到家了,家里有家人,有饭菜。
去年,外婆生病去世了,老人临走前的最后一道菜是小龙虾。那时她已经病重了,还是和外公一起洗了一上午的虾。一年后,叮呤咣啷的厨房早就安静了下来,每次想起这些瞬间,她都会心疼得掉眼泪。
另一些声音则在离家后才从琐碎的日常中浮起,成为值得注意的部分。
加拿大的大统华超市离市区很远,@Teagan 每次去,只能乘坐同一班公交车,中途还要换乘小火车。那一路上总是能碰到许多中国人。有一次,等车的只有他、另一个男生和他的爷爷。在电梯里,爷爷用普通话问:「小火车是在上面坐不?」那一刻,他想到了李安电影里典型的中国父亲,也想到了自己的外公。他们连穿着打扮都是一样的。@羊杂汤钉子户筱妍有一天走在路上,恰好是小学放学的时候。穿着裙子的小女生们站在路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分享着自己的当日限定快乐。她猛然想到了两千多公里外,自己读小学的妹妹。在家的时候,她总嫌妹妹话痨,觉得过于开朗的性格有些烦扰。后来,她北上求学,耳根子清净了,心里却总觉得有点空。她不禁感叹亲缘的奇妙,有时只能在分别后才能够体会得到。
4
在歌声里找到乡愁的人是幸运的。只要戴上耳机,就能回家。
@谓之华以前上学的时候,妈妈在家旁边的超时工作,放学后,她会去等妈妈下班。超市里最常见的那首《回家》,她因此听了无数次。超市渐渐暗下的灯光,越来越少的顾客,最后,她也得到外面等着,盯着三三两两走出来的员工,等待着妈妈的出现,然后开心地凑上去,手拉着手回家。@杨宏音一直记得小时候的一个冬日黄昏,他坐在门槛上昏昏欲睡,只听见村里田头的喇叭正在放《想说爱你不容易》。
长大后,偶尔还能听到这一首老歌。每次听到,他就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个冬天,一个暖洋洋的黄昏,七八岁的小男孩在门槛上困得东倒西歪,外面,夕阳像煎蛋的蛋黄一样浓稠。
@蛮蛮的爷爷和许多老人一样,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每天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从「好客山东欢迎您」到「中国梦,梦之蓝」,一年四季转过一圈,《渔舟唱晚》的声音伴着小鹿、鸭子、仙鹤、马儿、熊猫响起来。只听到「石家庄……」就立刻换台。
后来,他去了衡水念书,爷爷从此有了六点五十分等着河北卫视天气预报的习惯。再后来,她去了南京,家里的天气预报跟着看到南京才肯换台。
他说,所谓爱,就是即使不在身边陪伴,也会一直关注,关注照在你头顶的太阳,飞在那片天空上的云,关注刮过你脸颊的风,和落在那片土地的雨。
@小象是一名95后。大一那年的中秋,班级组织去海边烧烤过节。太阳越往下落,海面就越暗,心里的孤独感就越强烈。那是@小象第一次离开家。表面上和同学们聊着天,但心里总是堵得慌。他想家了。
直到后来,烧烤店的前廊来了一位歌手,说,「听说今天有大学生第一次离家,送给大家一首《故乡的云》吧,希望你们在这里过得好,不要想家。」
这是他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听过的歌,但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这首歌的意义。
「我想归来,可游子身在外,前路不由我。」
现在,他读研了,离家更远了。未来,他还想出国读博。奶奶听后说,「你是不是越读书就离奶奶越远了?」但奶奶也说,「想读书就读书,想出国就出国,不用担心我。」
亲情是牵着风筝的线,飞得再远,也永远会留有一丝牵挂。
这个中秋,人物联合浦发银行信用卡通过FM8.15电台为你播音。每一声家音,每一条归家的路程,每一轮被凝望的明月,都暗示着思乡和追梦人对生活的执着,也被轻轻耳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想起,就回家吧,只要听见那一声家音,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