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姣
8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先抑后扬,延续宽幅波动,在岸即期价盘中一度跌至6.8637元,后逐渐回到6.83元附近。外汇市场人士称,美元未能实现向上突破,加上人民银行加强逆周期调控,外汇市场预期有望趋稳,汇价跌势料放缓,近期转入低位震荡可能性较大。
午后上演拉升走势
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8431元,较上一日上调82个基点,结束两日连贬。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即期询价交易早间低开低走,最低至6.8637元,随后陷入震荡,午后随美元指数下跌而展开反弹,16:30收盘价报6.8340元,较前收盘价涨80点;夜盘时段,人民币继续小幅走高,截至北京时间19时,最高至6.8236元,较早间低点反弹400基点,最新报6.8278元。
昨日香港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亦于亚市尾盘出现拉升走势,截至北京时间19时,离岸人民币最高至6.8362元,最新报6.8375元,较前收盘价涨282点。两地人民币汇率价差在100基点左右。
7日亚洲交易时段,国际市场上美元指数在围绕前收盘价盘整许久后,选择向下调整,截至北京时间7日19时,美元指数报95.0666,跌0.32%。
跌势有望放缓
6月下旬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于95一线上下波动,始终未能实现向上突破。美元走势放缓,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
然而,这段时间却成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跌势最猛烈的一段时间。
从在岸即期价走势上看,6月15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39起步,一路急跌,至8月3日最低触及6.8965,跌幅超过了7%。离岸人民币则一度跌破6.91元。即便与2014年至2016年的某些时候比,这样一个贬值的速度依然较为罕见。这说明,近期人民币快速贬值原因主要出在内部,受到了市场预期变化及市场参与者顺周期行为的影响。
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曾指出,外汇市场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市场主体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影响,放大单边市场预期并自我强化,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
6月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出现远超过美元指数的涨幅,表明外汇市场情绪再次出现了顺周期波动,存在一定的“羊群效应”。在此背景下,央行及时出手,上调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
外汇市场人士表示,美元涨势放缓,为非美货币提供喘息机会,而央行适时调整外汇政策,有助于进一步有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在经历3个多月的持续较快调整之后,下跌风险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后续跌势可能放缓。
国泰君安证券研报指出,央行已经明确表示目前外汇市场有顺周期波动、并开始进行了第一步的政策调整,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接近央行容忍的区间下限。目前的点位将成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较强的阻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