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和地产原本是一对恩爱夫妻!在房价上涨的时候,房企大快朵颐地吃肉,金融也能跟着喝些汤。
但房地产这个渣男玩脱了,拿着建一栋楼的钱加杠杆,同时建几栋楼,结果发现没人买。
十个锅三个盖!房企没钱把房子建好,干脆摆烂了。
这下子,业主不答应了!明明我们已经交了钱,为什么拿不到房子,于是集体宣布断贷。
此外,房企自己还借了一大笔开发贷,发行了很多债券和理财产品,都爆雷了。
金融就这样被房地产拖下了水!
为了救房地产这个渣男,更为了自救,金融全行业发起了总动员,发出“三支箭”,分别在信贷、债券、股权等方面给予支持。
首先,银行业落实了4000亿的资金保交楼。
但根据评级公司标普推算:要保证开发商预售住宅能够完工交付,全行业至少需要获得7000~8000亿元的资金。在更严峻情形下,这一数字可能会达到1.8~2万亿元。
为了弥补这一缺口,证监会启动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
该基金可以投资存量商品住宅,为房企提供股权融资,置换高成本的债权。
不过,就算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成功,将房企从ICU中拉出,只是解决了供应端的问题。
在需求端,大批建好的房子没人买怎么办?
既然卖不掉,那就出租!
不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本身就能投资租赁住房,而且央妈也送来了及时雨!
2月24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起草了《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一共17条,简称金融17条。
其中,最核心的是第4~7条,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1、新建或改建长期租赁住房,可以获得3~5年的开发建设贷款,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总投资的20%。
房子不好卖,新建房子用来长期出租是不可能的,主要针对的是改建。
也就是说,卖不掉的房子可以改造一下用来出租。
2、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申请长达30年的贷款,金额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把房子买下来出租给员工;也可以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商业性租赁住房对外出租。
这种贷款叫做“租赁住房团体购房贷”。
但目前租售比这么低,对外出租根本无利可图;租给员工收的租金肯定要比市场价低,还不如直接发放补贴。
而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也要考虑到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这个前提。
3、对于不想购买的企事业单位,也可以发放不超过5年经营性贷款,鼓励它们把房子租下来,额度不超过贷款期内应收租金总额的70%。
但还是租售比的问题,整体租下来再分租出去很难赚到钱。
不过,这给房企提供了一条融资渠道:可以成立一家关联公司,拿到5年潜在租金70%的贷款额度。
4、但即便拿到5年的全部租金,对于房企来说也是杯水车薪。那就直接用经营性贷款置换开发贷款,把卖不掉的房子改造成租赁性住房对外出租。
期限最长可达20年,额度不超过物业评估价值的80%。
开发贷一般最长3年,延长到20年又给房企续了命,或许利率还会再降一些。
这就有点像遵义道桥城投债的重组方案。
此外,住房租赁企业还可以通过公司债、企业债、抵押债券、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融资。
房住不炒!既然不能炒了,要有人住才能体现出价值。
如果卖不掉,拿出去出租也是个办法,很多大型房企都已经涉足租赁市场。
在各家房企披露的口径中,龙湖“冠寓”于2021年开始盈利;而万科“泊寓”计划在2023年实现成本法下的会计报表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