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源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以20~30年代为甚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在近代租界及主要沿海通商口岸城市,例如上海、青岛、武汉、天津、广州、厦门等,可谓遍地开花。
有学者指出所谓“中西合璧”纯属伪命题。所谓“西”,实指现代化;所谓“中”,泛指中国传统建筑,是未被创新、发展而停滞不前的,已不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的建筑。至于“中西合璧”的现象,则普遍认为这是传统面对近现代建筑发展潮流的窘境,有客观的西方殖民文化入侵的无奈;有中西方文化间摩擦、冲击与渗透的被动改造;亦有主观的借鉴吸纳并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早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处理方式颇为有趣,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般采用中国式大屋顶+西式墙身的组合模式,有学者将之定义为“中国古典复兴建筑”或“传统复兴建筑”。它的发展源自于当年的民国政府对此倡导以“中国固有形式为宜”的官方立场,以及深受中国海外学成归国第一代建筑师“发扬我国建筑固有之色彩”的理念影响,由此背景,应用官式宫殿大屋顶的近代建筑几乎成为一股潮流。例如诸多教会大学校舍建筑、部分教会建筑以及诸多行政、商业及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等,在当年视为受西方传教文化影响、民族意识觉醒和对“琉璃闪烁、画栋雕梁”中国古典建筑民族情结的集中体现。
此类风格影响力延绵不绝,在经历上世纪50年代短暂的争议后继续发扬光大至今。现今许多城市沿街建筑,但凡涉及历史古城规划改造或古建筑保护区域范围,多半能看到现代建筑墙身+中式屋面的风格处理。而有的地方则为刻意追求仿古特色,屋顶统一平改坡扣上中式大檐帽,甚至连墙体立面装饰都懒得处理,简单而又粗暴,这种部分不分场合环境的“中西合璧”,犹如身着西装带毡帽,入木三分。
以上最为直观,但也有大量民居、官方建筑仅仅保留了传统的内部使用功能及细节装饰点缀,外形几乎是照搬移植欧式建筑;亦或是没有大屋顶但融合部分中西方古典元素而折中。所以“中西合璧”无处不在,贯穿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始终,以下截取部分代表性历史建筑,以求进一步探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特点,了解近代建筑发展的思维脉络。
01 教会大学校舍建筑
此类建筑由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中国教会大学起始,采用西方建筑技术、材料和西方建筑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外部造型借鉴中国古典官式建筑屋顶,其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极其深远,远超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价值,但争议颇大,“褒时被誉为中国民族精神之体现,贬时被斥为历史倒退之逆流”。
代表性的有这一时期由英美基督教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在中国设立的17所高等教育机构,例如上海圣约翰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东吴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齐鲁大学、震旦大学等。先不论西方教会办学的实质目的,事实结果为每一所都是闻名遐迩、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优秀人才的输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类风格的形成绕不开一个关键的人物,美国建筑师亨利·墨非(1877~1954年),20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的代表推动性人物。一位美国人在中国建筑史上奠定的令人瞩目的地位和成就,颇让人惊讶。这位中国古典建筑的超级粉丝认为,传统中式建筑应该享有与西方建筑平等的地位,中国建筑师应尊重本国传统,而不应该死盯着西方的建筑模式。其在考察了大量中国古建筑后,总结出五点特征:“屋顶起翘”、“秩序井然的布局”、“构造的率真”、“华丽的彩饰”、“建筑构建间的完美比例”。
墨非在中国期间将中国传统经典建筑元素融入了他的设计理念,并用现代科技重塑了明清官式风格,对中国古典建筑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成就有为基督教会参与了长沙雅礼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1952年院系改革,各学院分别并入政法、北大、清华三校)、福建协和大学(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岭南大学(现旧址为中山大学)等多所重要大学的校园整体规划或部分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并主持了民国政府首都南京的城市规划。
在其受聘担任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筑顾问期间,还设计了一批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诸如如紫金山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大楼等,都属于政府机构的官方建筑,均采用的是中国复古形式风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负责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两大建筑的中国第一代著名建筑师吕彦直也是墨菲的助手和门生(下文会提到)。
至于为什么采取这种复古式风格,而不是采取这一时期中国国立大学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基督教会希望减小中西文化差异给传教带来的阻力,因此普遍倾向于在建筑方面表现出基督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性。
02 南京中山陵
如果以上教会大学校舍建筑是侧重于“中西合璧”背景条件的追溯和复古风格的开创,那么这座南京中山陵,则是这一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的经典范例,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中山陵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陵门、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它的设计师是吕彦直,为上文提到的近代中国建筑古典复兴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人亨利·墨非的门生。但中山陵设计可不是托其名声而指定,而是在1925年9月经过激烈的设计竞标中斩获大奖。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大奖的吕彦直,亦或是二奖的范文照、三奖的杨锡宗,其风格几乎为清一色的民族复古式“中西合璧”,可见中国古典元素的复古潮流在当时建筑界影响之深。
吕彦直设计的图案,平面呈警钟形,寓有“唤起民众”之意,祭堂外观形式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观念,而又糅合西方建筑精神,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墓图案,融汇中国古代建筑,诸如斗拱、檐椽、券门、歇山式屋顶等民族风格,同时又吸取西方建筑,如灵堂重檐歇山式四角堡垒式方屋,既庄严简朴,又别创新格。
其全局平面图呈一警钟形的布局,受到招标评委会的一致推崇,赞其“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中山陵的建筑剔除古代帝陵的神道石刻,保留了“牌坊”、“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墓室在祭堂之后,与祭堂相通,人可由祭堂入墓室瞻仰。
中山陵经典的设计以及其本身所蕴藏的历史意义,使之成为中国建筑史上里程式的丰碑。1961年,中山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3 民居、公馆建筑
【石库门里弄住宅】作为民居“中西合璧”建筑的重要代表,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极为典型。这种住宅建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鼎盛于民国年间。其总体布局采用欧洲联排式,单体平面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该种类建筑由于住宅单元入口采用石库门的大门而得名,成为上海租界内在19世纪末期以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居住建筑类型。
它的显著特点是受西方建筑影响,在局部装修方面模仿西洋建筑细部处理手法;老式结构多为砖木立帖(穿斗)结构,而新式则改为砖墙承重,一般使用人字屋架,有的局部采用了钢筋砼结构;外墙用机制红砖或青砖砌筑、石灰勾缝的清水墙面;在楼层设置、立面处理、内饰装修、里弄规模上均较早期的老式房屋有了显著提高。
【公馆建筑】这里指的是民国期间达官贵人、政要名流的官邸别墅和各国驻华使馆,作为中国近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国式风格极具代表性。但此类建筑太多且过于繁杂,这一时期但凡是政商两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宅邸公馆,且形式多样,例举代表性还真有点难。
不过它们多数有共性的特点:经历了从西式搬照抄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既体现了近代以来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民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例如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美龄宫)、南京颐和路公馆建筑群旧址等,虽风格迥异,但均为中西结合的折衷式艺术处理方式。
04 行政、公共建筑
此类建筑最典型的代表为南京民国建筑群中的政府大楼、医院、会馆等,作为对以上的总结,再次突出“民国建筑”的历史概念。较之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国建筑可谓参酌古今,兼容中外,融会南北,堪称西风东渐时期中外建筑艺术的缩影。
其鼎盛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末,源自于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这应该是历史上南京自六朝、南唐、明初以来的第四次建筑高潮。其中,民国政府的“五院八部”及中央研究院、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中央博物院等,其等级和规模均属当时全国乃至东亚之最。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抗战暴发、后期内战的影响,建筑发展遭到破坏和停滞。
南京的民国建筑,有极其特殊的地方,它没有任何政治上的强加与文化上的被动渗透。因此对比北方城市的“西化”亦或是上海的“万国建筑博览馆”的风格,它更多的是由本土建筑设计师自行设计、主动吸纳,其风格既有中国北方建筑的粗犷浑厚、南方建筑的灵巧细腻,又与西方古典建筑的雍容典雅、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互相共存、交辉相应。
而这其中最典型的“中西合璧”,就是行政、公共建筑,为何?因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计划》中明确强调首都南京的建筑以“中国固有之形式为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由于这类“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既符合现代建筑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貌,顺应了时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南京,这种风格的建筑成为一股时尚。
此类建筑规模恢弘、气势非凡,为南京所独有。其“中西合璧”式的独特风格,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建筑文化遗产,例如原民国政府旧址中的最高法院旧址、考试院旧址、行政院旧址、中央博物院等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5 总结
“中西合璧”式建筑,集中、发展于近代,首先是中西方文化互为渗透融合的结果,不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近代建筑古典复兴的先驱者开创了钢筋砼框架墙体+大屋顶的形式,并不代表“中西合璧”的精髓和全部,它的核心要义在于条件允许前提下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平衡,并使建筑与周边环境整体风貌协调吻合,立面外观形式并非唯一要素。
看待这一特殊建筑遗产,离不开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条件、文化内涵及建筑思想、观念等,这种折衷式建筑风格的美与丑、民族古典建筑架构与现代实用功能至上主义孰优孰劣的评判,仁者见仁,不必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