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地铁几号出口)

频道:期货必读 日期: 浏览:0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资料图(下同)

位于漕溪北路裕德路的徐汇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最早建设的高层住宅建筑群。主体建筑共九幢,因此老上海习惯叫它“九栋楼”。

漕北高层始建于1975年,1977年竣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地标性建筑,2015年8月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它承载了那个年代的光荣与梦想,也逐渐经历了从光辉走向没落的过程。

我们就来听听,漕北高层1000号住户李兴无与九栋楼的故事。

人人都爱九栋楼

李兴无退休前曾是一名声乐老师,在教师的岗位上耕耘了一辈子。94年的第十届教师节声乐大赛,他的作品获得了全上海市一等奖,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谢丽娟亲自奖励了他一架钢琴。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退休之后,李兴无便应徐汇新村居委和徐家汇街道之邀,先后担任徐汇新村合唱班负责人及社区学校声乐教师。在他的带领下,徐汇新村合唱班取得了一系列不俗的成绩。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徐汇新村歌》便是徐汇新村合唱班的一首重要作品。这首歌围绕着九栋楼,诉说了老一代人对它的深厚情感。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1969年插队回来以后,我基本上就随父母住在九栋楼了。我在这里结婚,孩子也在这里出生。”也是从对九栋楼的回忆开始,李兴无打开了话匣子。

作为改革开放后上海建造的第一批高层建筑,九栋楼成为了一代人心中对于“品质生活”的美好希冀。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最让上海人民念念不忘的,便是当年居住于此的舒适程度。“当时的九栋楼采用了独立煤卫系统,那可是‘生着煤球炉’的上海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听说动用了最先进的力量来造这栋建筑,所用的材料是最好的,还采用了当年最新的石膏发泡工艺,隔音效果好得不得了,保暖效果也很好。”

横空出世的九栋楼可以说成为了上海的“头牌”,人人都以住在九栋楼为荣。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但是现在,这里排不上号咯。”话锋一转,李兴无开启了遗憾模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代建筑的“上只角”渐渐没落在周边此起彼伏的高楼大厦中。

90年代后,无数商品房、写字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近在咫尺的那片农田,也似乎在“神之手”的魔法中,摇身一变成了举世瞩目的“新徐家汇”。

70年新中国天翻地覆,40年改革开放旧貌换新颜。而九栋楼,却好像被留在了旧时光里。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随着楼龄的增长,一些当年先进的设计慢慢变得有些“不合时宜”,一些当年未曾想到过的问题,也在时代发展中慢慢暴露了出来。

“九栋楼的房型是没有客厅的,我们家里人本来就多,这样一来就只能很多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设施已经非常陈旧了。”

“北面走廊原来是没有窗的,后来考虑安全,政府给装了整齐的窗户。”

“当时的电梯质量不行,经过修理之后,现在好了一些”......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如今的九栋楼,早已成了“老龄化”“老房子”的代名词。虽然徐家汇街道已经几度修缮,想要保护这座老一代人眼中的“上海之光”,也让楼里遗留下来的“活历史”们住得更舒适些,但九栋楼当初设计上的“硬伤”却始终无法规避。容积率高、停车位少、楼间距窄、没有客厅、厨卫空间较小……时过境迁,曾经的“楼王”漕北高层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成了现代人眼中的“老旧小区”。

“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到‘外面’去住了,剩下的只有我们这些老人咯!”言语间,李兴无不无唏嘘。

“楼王”群星闪耀时

让李兴无津津乐道的,除了九栋楼的来历,还有楼里的那些“名人”们。

有一次,由李兴无带领的徐汇新村合唱班演唱《四渡赤水》,邀请了著名艺术家陈奇担任朗诵。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第一排左三:李兴无,第一排右三:陈奇

陈奇是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因在《上海一家人》《十六岁花季》《孽债》等多部影视剧中塑造了经典老太太的形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上海“国民奶奶”。

“陈奇老师也曾经是九栋楼的老住户,就被我们邀请过来了。当时她一开嗓,所有评委老师都站了起来。不愧是老艺术家!”回想起当时的“盛况”,李兴无仍掩不住激动。

合唱班甚至还请到了《白毛女》剧组“大春”扮演者,《文汇报》的一位编辑也住在这里。“还有一个老太太,唱了《我爱你中国》,只是还没等我搞清楚她的背景,她就去世了。”

群英璀璨如星般闪耀,人才济济汇聚一堂。李兴无笑称这是一帮“老头子老太太的聚会”。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我觉得我们不约而同选择在这里落脚,应该不只是巧合。”李兴无若有所思的说:“当时的九栋楼可以说是很有历史意义的。那是第一幢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楼房,代表的可是“有底气的高大上!”

除了“第一”的头衔,能吸引陈奇这位92岁“国民奶奶”居住于此,恐怕还因为当时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就在九栋楼的对面。这就难怪为何70年代的许多电影都将九栋楼作为“取景点”,而九栋楼也因此自然而然成了无数上海市民和外地来沪人员的时尚“打卡点”。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那时候有个电影导演来这里取景,隔壁一个小姑娘就被相中去拍电影了,当了一回‘电影明星’,全家人高兴得来!”

风云际会,沧海桑田。沉默着遥望上海滩变迁的九栋楼,不知上演过多少传奇,也不知为多少故事发出了默默无闻的叹息。

“九栋楼里面人才很多,就是都老啦!”

歌谣声里诉衷情

伴随着九栋楼诞生的,其实远远不止上海电影制片厂这一个历史建筑。华亭宾馆、土山湾博物馆、大修道院、百代小楼、天主教堂......众多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孕育的历史景点汇聚一堂,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徐家汇源”。

华亭宾馆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中外合作管理的国际性五星级酒店。“那里门口曾有一个警察岗楼,能望到附近的农田,也能远远能听到火车经过的声音。”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华亭宾馆建成时周边还是一片农田,现在也将面临改造

“徐家汇天主教堂,被誉为‘远东第一大堂’。这座有着中国宫灯式装饰的希腊式教堂,很长时期内被认为是上海的一个奇观。”

“土山湾博物馆也很有名,曾经收养过一些孤儿,后来创办了土山湾孤儿工艺场,内设绘画、雕塑、印刷、木刻、金工、照相工厂等,现在已经成了艺术殿堂。”

“肇嘉浜填了,肇蒲河填了,过了小闸镇,蒲汇塘还存在。它蜿蜒曲折通到虹桥镇,最后到七宝。我以前的单位就在那边上。”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李兴无俨然是一个“老徐家汇”。或许就是基于对徐家汇的熟悉与情感,他创作出了《徐汇新村歌》。

《徐汇新村歌》由李兴无填词谱曲,再由居委会的文艺爱好者续词而成。两代人的灵魂在歌里交相辉映,融合成一首不可多得的时代礼赞。

它是上海人曾经最想住的“楼王”,如今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居委会文艺爱好者沈克敌续词

与其说这首歌的创作是兴之所至,倒不如说是几十年来对家乡深情的一次集中迸发。歌里透露着对九栋楼浓浓的倾慕与热爱,也透露着一名普通百姓对改革开放的深厚感激。

“几十年过去了,小区楼房不再挺拔,这里的人口老化、楼型落后,但是我们还要热情讴歌她保护她。因为在我们眼里,她永远是最美的。”

九栋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象征。

它是七十年代电影里令人自豪的“上海背景板”。

它是旧时光与新气象偶然交汇的时代记忆。

它是令无数本地人外地人趋之若鹜的“网红打卡点”。

但对于九栋楼的老住户们来说,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楼里的人筹光交错,见证着彼此从豆蔻少年长成颇有成就的时髦大人。

楼外的景斗转星移,乘着改革的东风一年变一个样。

它就像他们的孩子,看着它出生、成长,经历风光少年、沧桑中年,如今年过不惑,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宝。

徐家汇街道的“三旧变三新”,对于他们而言像是一次“记忆再造”,他们期待的是自己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憧憬的是曾经“上海之光”青春的再度焕发,看到的是和九栋楼共同度过的下一个十年、下下个十年......

对于九栋楼里的住户,无论它是旧貌还是新颜,他们都将建设它、爱护它。正如李兴无在歌词里写的,“九栋高楼平地起,土山湾哟名声响。让我们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徐汇新村。”

徐家汇街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qihuobidu/3760.html
文章来源: lisa
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天主教堂地铁几号出口)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