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 记者 刘艺】古老的县,年轻的区,人文底蕴深厚,上虞孕育形成孝德文化、青瓷文化、春晖文化、乡贤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并涌现出俊贤硕达,上虞籍两院院士共有17人。
“初到上虞,就感受到了它厚重的人文气息”,北京大学品牌价值研究平台秘书长刘雪明老师感叹道,“此次之行,以‘营商环境’为主题进行调研,更零距离感受到了上虞优质的营商环境!”
10月9日至12日,环球网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家学者走进上虞,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营商环境提升年”氛围,挖掘上虞营商环境发展亮点,助力上虞营商环境提升。
以“创新”赋能营商环境建设
“毫无疑问,上虞区的营商环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刘雪明深深认可上虞营商环境的建设,并认为上虞区在创新方面尤其值得其他地区进行学习,他说:“上虞政府能够基于现实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打造营商环境,在顶层设计和公共服务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持续创新。”
致力于建设“创新之区,品质之城”,上虞区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深化改革与创新驱动“两端发力”,坚持把创新和人才作为赋能区域未来的战略性工程。
产业链“链长制”、“不见面”的招投标、绿色化工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上虞方方面面的创新让刘雪明颇有感触:“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提倡创新,但很多都停留在口号上,上虞切切实实在持续创新方面做出了成就,有效的提供公共服务,真正实现政府参与和支持,企业在市场机制下‘唱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供给创新方面,上虞区着眼重点产业发展新要求,出台数字经济发展、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等一批新政,增强区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切实关注企业发展阶段性需求,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在政策出台前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做到“企业有需求、政策有回应”。
政府参与、支持,企业“唱主角”
政府参与和支持,企业在市场机制下“唱主角”,上虞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具有一定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刘雪明认为产业链顶层设计和持续创新为上虞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众所周知,上虞以创新赋能营商环境建设,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链顶层设计也不容忽视,他介绍道,很多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优惠政策、补贴等招商,而上虞已经超越这一阶段,目前,形成机电、化工、新材料等几大龙头产业,基于此,上虞实行产业链招商,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相关的产业链配套公司入驻发展,同时,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各条产业链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链长,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为了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上虞区汇聚各类人才,激活创新载体,强化平台创新,升级市场主体,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上虞深入实施“娥江英才计划”,打好人才引育留用组合拳,2020年新增就业大学生1.7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育量实现翻番;推进曹娥江科创走廊建设,新引进大学研究院2家,培育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4家,探索建立大学研究院“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以经开区为重点,探索实施多元化开发建设模式,探索建立收益回报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龙头企业以组建企业联盟等方式对经开区实行整体性建设运营;深入挖掘上市后备资源,建立健全百家上市挂牌源头企业动态培育库,与此同时,深化创新成长型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建立健全创业主体培育体系。
务实、上进,上虞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务实、上进,这是刘雪明在上虞营商环境调研之行中留下的深刻印象。
“浙商一贯务实与上进,这与政府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引导和打造一脉相承。”刘雪明说道:“举例而言,全国各地区为了引进人才,都推出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在此情况下,上虞区政府能够清楚定位,清醒认识到与临近的上海和杭州比,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欠佳,于是循序渐进,让高端人才享受优惠政策时,可以部分时间而非强求全天候待在上虞。随着高端人才逐渐加深对上虞的了解,与企业的感情逐渐深厚,他们自然而然会选择更多时间给上虞,为上虞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如果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上虞在信息机制和生产型服务业方面能够继续优化。”刘雪明对上虞营商环境继续优化和提升建言献策:“每个行业与部门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因行业壁垒和部门壁垒的存在,数据并没有完全打通,因此需要在数据集成和共享方面继续优化。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上虞服务业更多的是生活配套,期待政府对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加强引导。”
未来,上虞将继续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打造浙江省一流营商环境为总体目标,助推各项指标高于全省、快于全市,为当好区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