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二十年前,十岁的我独自背着书包,每个周末,都要坐着中巴车,赶往回家的路上,那时的天还是这么蓝,树没有几棵,路还是土路,中巴车上的人还很多……,我会扶着座位靠背站在车上打瞌睡,脑袋会不时撞在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的肩头……。
还记得,十年前,二十岁的我高中毕业,依然坐着中巴车,满心欢喜的赶往回家的路上,天还是那么蓝,车上的人依然那么多,只是路已经变成了柏油马路,还有那一排排整齐的树……,我会听着mp3,心潮澎湃的期待下一届农民运动会……。
今天,三十岁的我依旧踏向回家的路,天还是那个天,路还是那个路,只是满心的欢喜却不知留在了哪里,只剩下微微的叹息……
过去的这里人山人海,有来过人放电影,也来过马戏团,有大大小小的批发部商店,也有川流不息的邮局信用社……。
曾经这里的经济在乌鲁木齐县也名列前茅!靠的什么?是勤劳致富的人民和先辈们用心开垦出的肥沃土地!
然而如今,那些勤劳致富的人民或两鬓斑白,或入土为安,他们的子孙却不知散落在哪里?然而如今,那些肥沃土地也十不存一,杂草丛生,地皮皲裂,连路边的白杨树也郁郁而终。愧对先烈,这方水土终究不再被人记惦!
是什么原因导致曾经一个美丽富饶的乡村,变得如此破败,在我心里,这就是破败,就算再也看不到土房子,马路也是油路等等,依然掩盖不了它被抽去活力的事实!是什么原因?让我仔细想想……
也许……
作为父母,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不想自己的子女也像他们一样,吃这样的苦,受这样的罪,所以尽其心血,也要供子女学业有成,出人头地,至少不要再落寞的回到这片黄土地上,父母真的是心疼子女的身体。其实现在种植半机械化,人力减少了很多。父母爱子女,子女又何尝不爱父母呢,与其翻山越岭,饱受人间寒暖,不如陪父母迟暮,其乐融融。
作为年轻人,极少有人会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规划是成为农民,而作为年轻人,你要懂得你的生命是靠这数不尽的农民用他们的血汗在延续,你不用感激他们,但你得尊重他们!农民这一职业在未来,人数会越来越少,却永远不会消失。
政策导向真的对农村的影响很大,举个例子,永丰乡现在已经全体休耕,每亩地补助480元,地是承包地,农民可以种,但是没有水。既然没有水,这地怎么种,只能靠天吃饭,这也是导致路边那些十年树木枯死的直接原因!而没有水的原因,至今不明。一个人7,5亩地,一家三口21亩地,不种地,一年收入10080元,当然农民可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就是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的原因。城镇化的推进,造就了大批的农民工,或在工地一线,或在保安队列,或在保姆保洁之中,时代永远是年轻人的时代。所以终究还是会回流,只是回流的依然还是中老年居多。
其实国家对农村农民的政策和支持力度是很大很好的,只是有些政策在落实之后,产生的后果和起初的目的产生矛盾,比如说永丰乡的旧房新建工程,出发点非常好,国家补贴5万,无息贷款5万,让农民都告别了土房,住进了砖房,只是也间接掏空了农民的口袋,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有矛就有盾,好处大于坏处,就支持执行。当然国家政策有专业人士分析制定,好坏,历史会给出答案,作为业余人士,我不能过于讨论。只是一些无知想法,写下来,给深爱着这片土地的自己,给予些慰籍,希望有一天能为自己的家乡,恢复绿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