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孔乙己文学”一词冲上了热搜。很多网友纷纷留下“学历不仅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了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身上脱不下的长衫”等自比“孔乙己”的评论引发热议。部分大学生表示,在思想上无法接受从事学历门槛低的工作,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读书二十多年到头来没有任何意义,久而久之原本不应被过度抬高的大学学历,成了禁锢一些人思想的无形枷锁。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纵使他的生活百般穷困潦倒,却依然穿着那个时代象征读书人的长衫,迂腐且麻木。在小说中,孔乙己的形象是善良、迂腐、穷酸、爱面子。鲁迅先生曾说,孔乙己是酒馆里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人。在那个时候,站着喝酒说明没钱、没地位;穿长衫,是体面身份的一种象征,代表了孔乙己“最后的倔强”。他甚至宁愿去偷,也不愿意自降身份去做他以为的低贱的赚钱的事。
当代大学生自嘲是“当代孔乙己”,空有看起来体面的学历,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从事体面的、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望而却步;经历一次次就业碰壁的心灰意冷之后,他们更是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之中。这样一来,对于他们来说,学历反而成为了思想上的负担,纷纷自嘲:
“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
“读书让我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上学时光觉得孔乙己可笑,没想到如今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竟是我自己。”
这般无奈的自我调侃深刻地揭露了当代年轻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读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又不愿放低姿态委身就业的尴尬处境。对于他们来说,孔乙己的长衫是身上穿的衣服,更是心头的一把枷锁。
“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我偏偏读过书。”很多大学生站在学历的高台上,放不下身段从事普通的职业,做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有损身份”的事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职业歧视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大学生毕业就应该从事体面的工作,成为都市白领,朝九晚五,风风光光,不应该做饭店服务员、端盘子、洗碗之类的脏活累活,否则与他们的大学生身份格格不入。
而在社会发展进步的今天,学历早已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唯一标签,更不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事实上,学历和知识并非“长衫”,而消极、逃避、不敢面对现实的思想枷锁,缺乏挑战自己的勇气和信心才是真正的“长衫”。某种程度上来说,孔乙己的可悲之处,恰恰在于他不愿意放下面子,宁愿偷窃也不愿意自食其力,虽然拥有知识却不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才是束缚住他的“长衫”。正如罗翔老师所说:“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懒到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杜绝焦虑,就要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没有规定说高学历就一定要从事体面的工作,一定要做“看起来”有意义的事情。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没有层级,职业不分贵贱。学历不仅仅是找工作的“敲门砖”,还是丰富思想、开拓视野、打开格局、增长见识和才干的见证。
北大毕业的陆步轩在众人质疑的声音中选择了卖猪肉,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他已经在广东湛江官湖村建立养猪基地,带领当地村民致富。通过数字化养殖。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官湖村增收10倍,200多户村民住上别墅,有人年入百万,许多90后研究生也跟他下乡加入了养猪行列。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我们应该脱下的不是孔乙己的“长衫”,而应该正视学历、放下焦虑、直面人生,找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点,不要让学历成为身上的镣铐,而是让读书成为一把打开人生精彩世界大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