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千户(西江千户苗寨天气)

频道:环球财经 日期: 浏览:0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稀罕山的雄奇,也钟情水的秀美,但对当地风土人情更抱有极大的兴趣。此次赴黔,西江千户苗寨是我所期待的。

来到西江苗寨,站在眺望台上,整个苗寨尽收眼底。我的直觉,这里简直是妙不可言的展示苗族传统文化的敞开式博物馆。行走其间,恍若踏入仙境,如梦似幻,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人的灵魂。

苗寨坐落在比邻的两个山坡上,形成对称。一条白水河从山坡下蜿蜒流淌。民居都是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后半部分建于倾斜度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以木柱支撑,顺着山坡,鳞次栉比,层层叠叠,迤逦向上展开,很有特色,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颇为壮观。吊脚楼是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主角,是中华古民居建筑的经典,极具美学价值。

家家户户的房檐都挂着各式马灯,用于照明,别具一格。现在苗家用上电灯了,马灯派不上用场,作为传统的风俗保持下来。房子显得陈旧,甚至破败,正是悠久历史的真实写照。一到晚上,各家各户亮起电灯,何等的壮丽!是否会想起天上的银河降落到人间?

苗女的服饰迥然不同,上了年纪的都将头发盘起,在头顶梳个高耸的发髻,发髻正面的左边缀着大朵艳丽的绢花,脑后不是插着一把精巧的木梳就是簪着几枚银饰,很独特。我很好奇,这个高高盘起的发髻真的是秀发吗?暗中观察了几个苗女,只有几位苗女是真的长发,绝大部分都是用丝线代替的,你不仔细看,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长发真假倒是其次,高高盘起的发髻是她们特有的民族装饰,一种文化,一种标志,看上去更有女人的妩媚。苗族流传着一句俗语:无银不定亲,无银不结婚,无银不成家。目之所及,苗家姑娘佩戴着各种各样的银饰,精巧别致,夺人眼目,呈现出瑰丽多姿的民间艺术,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苗家是热情好客的。我们的中餐安排在苗寨一个餐馆,当我走进餐馆的时候,竟被两个苗家姑娘拦住了。难道我走错了地方?正在我纳闷间,姑娘说,我们还没有向你敬酒呢!说话的当儿,给我们赠送了一个红鸡蛋。里面走出一位姑娘,拿着牛角向我们敬酒。我尝了一口,味道不错,甜津津的。据说,给客人敬酒、送鸡蛋是苗家的礼节,很有庄重的仪式感。

中餐按照当地最隆重的规格设置,名曰长桌宴。中间摆放着几张长桌子,客人围坐在长桌的两边。我们开始吃饭时,主人一边唱着敬酒歌,一边向客人敬酒。我看见一位同事喝了酒后,主人夹起一块腊肉伸到他的嘴边。没想到,同事正想咬住腊肉,主人迅速把腊肉往外移,几次三番,总是吃不上肉,出尽了洋相。洋相出了,气氛来了,餐厅里笑声阵阵,拍照个不停。据说,苗寨举办婚庆的时候,整个苗寨的邻居全部出来喝喜酒,长桌从街头摆放到街尾,几百米不等,众人举杯畅饮,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欢声笑语一片,很排场,很热闹。

少数民族能歌善舞,苗族同样如此。吃了中餐,我们来到古街的小广场,欣赏苗族歌舞。周围挤满了人,有老年人或年轻人,穿着民族服装,尽情地演唱着古老的歌曲,音韵悠长,声音洪亮,并伴着铜鼓舞、木鼓舞。这原始的歌舞,气势宏大,熠熠生辉,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精彩,让人拍案叫绝。

我看到了一个板凳舞,动作很简单,但气氛很热烈。我问了一位女演员,板凳舞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女演员告诉我,苗族喜欢喝酒,尤其是喜庆的日子,大伙儿聚在一起开怀畅饮,说起顺口溜:来就来,喝就喝,一醉方休。有人喝醉了,发起了酒疯,手舞足蹈起来,随手捞起板凳往身边人身上砸。见有人向自己砸凳子,那人也不相让,也随手拿起板凳抵挡,你砸我挡,你来我往,一招一式干仗起来,渐渐地演变成板凳舞了。印证了一句话,一切的艺术都来自生活。

我还问,苗寨的节日多吗?女演员说,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我又问,是否每个节日都要唱歌跳舞?她说,当然了。最盛大的节日是“鼓藏节”,13年轮一回。

苗家到底是怎样的?我决定深入到苗寨里去。我在苗寨走来走去,发现部分家庭都是铁将军把门。我很困惑,居民都到哪里去了?后来一想,大概出去做生意或者去田间地头劳作了。这时,一位大爷背着柴禾走过来,我悄悄跟在后面尾随着来到了一间吊脚楼。我见大爷把柴禾放在吊脚楼的旁边,猜测这是他的家了。我说,大爷,我能到你的家里去看看吗?大爷很豪爽,说,可以。

征得主人的同意,我从一楼向上爬。果然,吊脚楼有三层,但很逼仄。一楼是生火做饭的,正方体的灶台,一口大铁锅,一张桌子,几条凳子,有彩电,有洗衣机。二楼是卧室,一张简单的床。三楼是储藏杂物的,许多地方都腐朽了,一股浓重的霉气。我看到的跟导游介绍的略有区别。导游介绍,一楼是养牲畜的,二楼是生活用房,三楼储藏杂物。总体来说大同小异。

走出家门,路上,我看见一位三十岁光景的妇女,坐在藤椅上,低着头在刺绣,便迎上去搭话,一问一答都是家常话,她始终不抬头,低着头忙活。刺绣有两层,一层是花样,一层才是要刺绣的布料。我们交谈了五分钟,她就是不抬头看我一眼。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是陌生,是男女有别,还是苗寨的女人本身就矜持?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苗寨时时洋溢着古朴而浪漫的风情,处处演绎着遥远而温馨的传奇,给了我们一份悠久的厚重和安详。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行走在西江的千户苗寨,犹如阅读一部恢弘的苗族史诗,震撼灵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hqcj/50760.html
文章来源: demi
西江千户(西江千户苗寨天气)文档下载: PDF DOC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