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里的四时五味#《言语门》(9)
今天我们继续读《世说新语》言语门。
今天讲一个多面名士。
庾法畅造庾太尉,握麈尾至佳,公曰:“此至佳,那得在?”法畅曰:“廉者不求,贪者不与,故得在耳。”
法畅去拜会太尉庾亮,手中拿的麈尾非常好看。庾亮就问道:“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还能留得住?”法畅说:“廉洁的人不会向我要,贪婪的人我也不会给,所以能够留下来。”
庾法畅(《高僧传》记载中为康法畅)是当时的知名高僧。他当然看的出来庾亮对麈尾的喜爱,便含蓄地恭维庾亮,您是万人敬仰的清官,怎么会屑于去做强抢民物的贪婪勾当呢?
面对这样一道写好了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庾亮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不过不拿麈尾博得一个清廉的美名倒也不是一无所获。于是一场尴尬便在三言两语的机锋中烟消云散。
但我猜这时的庾亮表面上一定会装作清高的廉者,但心里一定狠狠地吐槽说:“你这抠门还真是抠得清新脱俗啊!”
麈尾是一种形状类似羽扇的物件,柄的左右以麈尾,也就是驼鹿尾的毛作装饰。魏晋期间,善于清谈的名士多执麈尾,在清谈时可用于配合身体的姿势从而为自己增添魅力。就像诸葛亮的羽扇一般。
今天的主人公分别是庾法畅和庾亮。但庾法畅的资料不多,我们主要讲庾亮。
一、多面名士
庾亮就是我们之前讲他和周伯仁就身体肥瘦互怼的那位。庾亮字元规,东晋时期名臣、外戚、名士加大帅哥,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且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他既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哥哥,也与晋明帝司马绍为布衣之交。
不同于其他名士,关于庾亮的记载对他的描述非常的多角度。我们举几个例子感受一下:
僧人竺法深说:“有人评论庾亮是名士,可是他的心计一点也不少啊!”
庾亮将下葬时,何充悲伤不已,叹道:“把玉树埋在土中,这让人怎么受得了。”但他后来专克庾氏,甚至把庾冰和庾翼都熬死了,庾氏就此离开了东晋的权力中心。相比庾亮在推荐何充入朝为官时怎么也预料不到这一幕吧!
温峤年轻时好赌,但逢赌必输。只要他输了钱回不去就去找庾亮,庾亮会立刻送钱过去。
庾亮的坐骑是的卢马,好朋友殷浩认为的卢马会不利于主人,就劝他把马卖了。庾亮回答说:“怎么能将自己的祸事转嫁给别人呢?”
二、政治生涯——初次受挫
不过,这还不够全面。既然庾亮在东晋时期身居高位,我们也得看看他在政治上的表现。
提起庾亮的政治生涯,一定离不开两个人——王导和陶侃。
庾亮和王导都是世家大族,在朝廷内相爱相杀。面对司马氏皇权,以及寒门军事强人的威胁和动乱时,两人都会全力维护门阀士族利益,总是携手并肩而战。但当他们自身权力稳固后,两家门阀之间又会产生权力争夺。而陶侃出身寒门,但凭借军功和自身实力,逐步与王导和庾亮在东晋朝廷内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曾有人把庾亮喻为奇葩宰相,说他身居高位,却才干有限,且莫名其妙地极度自信。这样讲的主要原因是他在主政期间引发过一场祸乱,指挥过两次战役。但这两场战役皆因麻痹轻敌和盲目自信以失败告终。而且在第一次战役中,他坑死了自己的亲妹妹;在第二次战役中,他坑死了手下悍将。
司马睿在王敦之乱中病逝后,晋明帝司马绍继位,司马绍虽有才干,却英年早逝,他为避免权臣擅权,特意让庾亮辅政。庾亮独揽朝政后,一改王导的怀柔之风,非常强硬地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引发苏峻之乱。
在这场本来可以避免的叛乱中,温峤和三吴将领都请求出兵相救,但都被庾亮拒绝了。
后来苏峻攻入都城,庾亮后悔不迭,知道大势已去,就自己跑了。但他的妹妹因不堪受辱而自杀。后来陶侃等组成盟军,才平定了苏峻之乱。
庾亮自知有罪,自请降为百姓,但最终以降级告终。但失去了皇太后庾文君,庾亮也就失去了外戚的重要支柱。
三、政治生涯——韬光养晦
王导领导的王氏,经过王敦之乱后也是底气不足。庾氏和王氏两个大家族都染上了重大的政治污点而只能退守。这才让能力超群但出身寒门的陶侃有机会上位,并和两大家族比肩。
这种“三足鼎立”的平衡态势,维持了大约五年。这五年期间,庾亮韬光养晦,政治修为不断成熟。但这期间庾亮的韬光养晦和王导的避让纵容让陶侃迅速做大。庾亮和陶侃的关系逐步亲密,甚至共同谋划逼王导下台,因为郗鉴坚决支持王导,他们才没有轻举妄动。
做大的陶侃确实也动过叛乱的心思,但一是年事已高,二是没有家族根基,在东晋没有家族根基很难在门阀政治的大环境下站稳脚跟,加上关键时刻庾亮也站出来劝导,阻止了陶侃的进一步野心。保证了已经历两次兵戈之乱的东晋朝廷,平安度过了一次政治危机。
四、政治生涯——满血复活
陶侃病死后,他的政治遗产划归了庾亮,同时庾亮也获得王导的支持,庾氏门阀满血复活。但蜜月期结束之后,两大家族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争锋。
为了争夺势力范围,王导导演了一出讨伐后赵的大戏。但当时石虎连朝廷内部都还没摆平,根本不可能大军南下攻晋。王导出兵目标是庾氏的豫州。利用这次出兵机会,王导成功把豫州之地纳入王氏的势力范围。
庾亮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开始了反击。而且和王导一样,庾亮也是通过北伐的口号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借着王导重病和去世的机缘,把豫州四郡的权力又夺了回来。而且庾亮马上安排弟弟庾冰入朝,担任中书监、扬州刺史,抢占朝廷的控制权。
五、庾亮之死
但庾亮北伐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一次让他个人蒙羞的事。
石勒死后,后赵突然以重兵围攻邾城。庾亮这回又犯了麻痹轻敌盲目自信的老毛病,他以为邾城十分坚固,就没有派兵增援,结果邾城失守,智勇双全的大将毛宝和突围而出的六千将士都淹死在了江中。
从此以后,他郁郁不乐,渐而成疾,次年二月就病死了,时年五十二岁。庾亮一死,所遗留的荆州,由其弟庾翼接替。这个时期,庾氏门阀掌权,庾冰、庾翼一内一外,颇似当年王导、王敦兄弟的格局。
就个人德行而言,庾亮无愧于名士,就政绩而言,重私利而大局观稍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