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廷·巴特尔。本人供图
图为廷·巴特尔。本人供图
(新春走基层) “将军之子”廷·巴特尔委员:扎根草原45年 天天思考牧民出路
中新网锡林郭勒2月13日电 题:“将军之子”廷·巴特尔委员:扎根草原45年 天天思考牧民出路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整个春节期间,64岁的廷·巴特尔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阿巴嘎旗萨如拉图雅嘎查家中,思考最多的仍然是牧民的出路。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牧民怎样利用电商平台,将优质的牛羊肉卖到全国,让牧民增收,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13日一早,廷·巴特尔这样告诉中新网记者。
廷·巴特尔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列席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一共提交了两份提案,皆与他所在嘎查牧民的生活有关。
“一份是关于阿巴嘎旗北部海关如何开放,另一份是当地如何消除布氏杆菌病。”廷·巴特尔说,这两大问题是困扰当地牧民发展的大事。
图为廷·巴特尔。本人供图
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廷·巴特尔提交的提案仍然与牧区牧民如何发展有关。
“还没开始动笔,但一直在思考着。”廷·巴特尔告诉记者,“为牧民寻找出路,是自己扎根草原45年来,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
廷·巴特尔是新中国开国少将廷懋的儿子。廷懋曾参加过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政委、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
作为将军的儿子,廷·巴特尔1974年以插队知青身份来到锡林郭勒大草原,当年与他一起插队的60多名知青均已返城,只有他一人留在草原。
对于每次记者采访都要提的“为什么留下来”问题,廷·巴特尔告诉记者,扎根草原45年,从没想过离开过草原,只想把草原建设得更美好。
廷·巴特尔所在的嘎查,地处中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距北京最近的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北缘,气候恶劣、草场退化严重,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为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后,开始带领牧民共同致富。
面对如此严峻的自然条件,他率先在自家牧场实行“围栏轮牧”,取得明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牧民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阻止草场沙化退化,劝说牧民“减羊增牛”,廷·巴特尔还提出了著名的“蹄腿理论”,即通过计算蹄腿数量的直观方式来向牧民说明“减羊增牛”的意义。
与此同时,廷·巴特尔还带头做“牛”文章,引进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西门塔尔优质肉乳兼用牛和本地牛杂交,利用杂交优势发展育肥牛,通过多年的选育培养高产优质母牛,在“少养精养”中实现了恢复生态、增加收入的双赢目标。
近年来,廷·巴特尔还带领当地牧民成立了牧业股份制公司,发展牧区旅游业、生态养鱼业等,拓宽牧民增收渠道,使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已卸任阿巴嘎旗萨如拉图亚嘎查党支部书记职务的廷·巴特尔,依然将“建设美丽草原”作为自己最大的理想。
图为廷·巴特尔。本人供图
廷·巴特尔希望,“更多的有文化的年轻牧民们能够顶上来,一起将草原建设得更美好,牧民有更好的收入。”
他在给年轻牧民们讲课时谦逊地说,“我的很多理论和经验已经过时了,但希望你们能从我这里得到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信心。”
“将军之子”“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列席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一长串头衔背后,廷·巴特尔毫无疑问是内蒙古最为知名的明星,但他却认为自己扎根草原45年中,已经变成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牧民,生活习惯也是纯粹的牧民习惯。“牧民幸福了,我发自内心的高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