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户和机构,哪个更加专业
首先这个问题我觉得本身的界限并不是那么的清晰,因为股市的专业性包含多个方面,比如宏观或者微观方面的解读或者预测,看盘做盘的能力,心理素质、细致到技术分析甚至具体的盘口等方面。
宏观或者微观层面的解读和判断这方面大户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是很难超过机构的,甚至说后者在做决策判断的时候,大多时候也是要去参考很多机构给出的数据和观点,毕竟大多机构光行业研究这种团队个人投资者/大户便望其项背。
但要说实战方面大户的个人能力至少在A股来说很多时候是要强于机构投资者的,你不能说我技术分析,看盘能力、心理素质、实战强就不是专业性的体现。
所以我觉得要分开来看这个问题,并且去理解他们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首先是两者的资金体量不一样,资金来源不一样,机构大多资金体量更大,拿的是投资人的钱所以更追求稳健,风控系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是投资团队构成和理念不一样,机构投资者团队大多是正规科班毕业的高材生,决策的依据导致操作风格、目标不一样。比如机构大多资金体量较大操作的依据主要是宏观经济、行业周期、公司的商业模式财务系统等方面以经济规律为核心做中长线的投资,而大户更贴近市场本身的运行规律而做操作依据。
再是,众所周知,目前A股里面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仅3.28年,在实战操作上有很多时候机构的专业性并不一定就比大户强。在过去几年熊市里,很多机构的投资收益是饱受诟病的,而同期我们所知道的很多所谓游资从几万几十万做到千万乃至数亿。
所以想表达的是2方面,1、在股市里很难笼统的简单去划分是否更专业,因为涉及的方面挺多,看具体所指。2、专业不等于就赚钱,而你评估谁更专业的标准是他们的决策过程还是最终收益结果很重要。
最后,再说一些变化。
随着很多大户资金量越来越大,也开始组建自己的调研团队,风控部门,把机构在对行业研究上的专业优势与自己对市场规律的擅长结合在一起了。
其次,近年来机构游资化,短炒投机的也不少,比如去年网红题材引力传媒和星期六上面的持续操作。
所以他们间也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
股票机构靠谱吗
茶杯盖上放鸡蛋—靠不住,这就是用来形容股票机构靠不靠谱的!
最直接的,你认为股票机构有必要带你赚钱吗?你跟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会来找你,还不是为了你兜里的几块钱。
假如这个机构真如他所说的如此利害,他还会找我们这些小散吗?
推荐股票,卖股票分析软件,开股票讲座等等,股票机构把这些吹的神乎其神,搞得你听了他们马上就会在股市上所向披靡,赚个钵满盘满。你何不反向思考下,既然这些东西这么利害,他为什么不自己用,用了早就是全球首富了。还在乎软件,讲座的钱?
所以说现在的股民真苦,既要在股市上被割韭菜,还要被股票机构忽悠交学费。
因此我们只有守住自己用,自己学习自己去判断,才是炒股的正道。才能在股市上进入赚钱的10%!
最后借用金庸《倚天屠龙记》里的话“他强由他强,清风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强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同大家互勉,不要被满天的小道消息左右,做好自己,守的云开见日月!
机构专用买入靠谱吗
机构专用买入不一定靠谱。因为机构专用品种往往是为满足机构的特殊需求而定制的,涨跌幅度较大且风险较高。同时,机构专用品种的流通范围较窄,市场参与者较少,造成了流动性风险。如果投资者自身具备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市场理解能力,可以适当配置机构专用品种,但需要谨慎,不可盲目跟风。建议投资者在选购机构专用品种时,应该仔细研究该产品的基本面和市场表现,了解产品的历史表现和规模,同时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好投资之前的充分准备。
股市里的机构指的是什么
机构就是除个人投资者以外,资金庞大,有团队,有丰富交易经验的机构投资者,如: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QFII,社保基金、银行理财、券商理财、私募基金等专项投资者。
以基金来说,当投资者购买基金后,就意味着将资金交给基金经理管理,而这只基金成立后,由于资金量庞大,所以都有独立的机构席位。基金经理拿到资金后就开始买卖股票,投资者点击F10可查询前十大股东,当该股票股东中有很多公司或基金持股就表示该股票被很多机构持仓。
机构购买股票一般会经过策略分析、实地调研后才会布局买入,大多以长期持有为主,注重价值投资。但由于机构资金庞大,所以可能会诱多或诱空,投资者要根据公司基本面和股价所处的位置分析是否可以买入。
股市中的机构究竟是指哪些
1、股市中的机构往往和主力挂钩,是指持有股票大量筹码的最终所有者.
2、主力机构做股票不会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持有多少筹码,而且根据证券方面的法律限制,往往一个主力机构拥有多个帐户。
3、基金持有大量筹码的就是基金重仓股,当然机构总的来说就是一个投资股票的主力,能够做主力的机构可以是基金、投资公司、私募等,有些大户也可以成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