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千四万”精神为代表的扬中,一直冲锋在改革开放前沿,工程电气产业异军突起,光伏新能源产业后来居上,河豚产业美名远播,是中国有名的电气之乡、河豚之乡,始终以“争第一、创唯一”的争先姿态,在镇江和全省领跑。“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交汇,处于长三角“掌中宝”的扬中,如何把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红利,继续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扬中将找准发展方位,融入重大布局,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更加主动的系统谋划上,放在更加积极的对接跟进上,把长江生态旅游岛建设作为推动扬中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主抓手,更多地走出去和引进来,提升融入长三角的产业经济融合度,让‘江中明珠’更加璀璨。”扬中市委书记潘早云说。
突破“老三样”,
探寻转型新路径
扬中经济开发区,长城蜂巢易创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今年2月,长城汽车蜂巢易创扬中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将建设动力、传动、电驱动、智能转向4个生产工厂以及2家合资公司、1个试验中心,项目规划占地约727亩,总投资约9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该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扬中以“四千四万”精神创造“供销员经济”的辉煌,逐渐形成工程电气、光伏新能源和海工装备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农业县向“工程电气岛”“绿色能源岛”的华丽转身。但随着行业恶性竞争、产能过剩等问题的出现,“老三样”支柱产业亟待提升重构、腾笼换鸟。为此,扬中市组建运行北京、上海、深圳三个招商分局,开展节庆招商、院所招商、乡贤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活动,中南高科产业园、龙树生态智慧产业园、派米雷精密制造产业园、新韩通重工造船总部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户。 产业重新洗牌,离不开创新。扬中立足自身需求,与华北电力大学共建华电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加速研究成果产业化、资本化。“我们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分别对企业、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给予项目金额5%、2%、1%的资助。”扬中市科技局局长朱勇说。如今,扬中市每年举办约10场校企对接会,每年有60个左右的技术合作项目签约,对做实存量升级文章、营造一流创新生态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扬中市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实施“江洲英才一卡通”工程,今年以来申报省“双创计划”项目23个、镇江“金山英才计划”项目22个;实施高企培育入库和“雏鹰计划”,首批培育入库高新技术企业90家,获批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81家;设立总规模2亿元的人才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为初创期、成长期优质科技型企业提供资金扶持。上半年,扬中市20家企业申报省星级上云企业,大全集团获批镇江唯一一家省级互联网标杆工厂,11家企业获批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企业转型路径持续优化,行业“单打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
做活“河豚节”,擦亮生态岛名片
每年3、4月间,扬中河豚文化节如约而至,吸引各地宾客纷至沓来,品河豚美味,赏岛城绿景。今年河豚节期间,游客达100万人次。没有名胜古迹的扬中,以特有的江鲜风味、江岛风情,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形象面貌持续更新、气质内涵日益彰显。 去年3月,扬中长江生态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以来,扬中市紧紧围绕长江生态旅游岛的新目标、新定位,努力把扬中建设成经济发展与生态宜居协调融合、岛园风情与休闲度假相映生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我们积极做好‘旅游+’文章,推进旅游与乡村振兴、文化、体育等高度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扬中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黄成说。目前,扬中市博物馆、宿予民宿、银杏驿站、长江渔文化风情小镇、友好传统村落等景点连接成片,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加优化。 岛城魅力,在于生态之美。扬中市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五水联治”工程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稳步推进。目前,全市优良天数比例达68%,PM2.5平均浓度51微克/立方米,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55.5%,地表水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同时,深入推进“绿色能源岛”建设,今年以来新增备案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5.15兆瓦、居民屋顶光伏952户、绿色建筑面积38.72万平方米。 在滨江公园驿站,岸边芦苇郁郁葱葱,金色沙滩意趣盎然,文艺书吧墨香醇厚。随着园博园4A级景区提升,新治村三江湾旅游集聚区、陈履生博物馆群等项目的持续推进,扬中生态旅游岛越来越靓丽。
赋能“一把手”,提振干事精气神
在今年年中市委全会召开前夕,扬中市举办全市“一把手”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为全市党员干部队伍赋能。“各级‘一把手’是扬中干部队伍的主心骨,也是推动管党治党、事业发展的‘关键少数’。”潘早云说,举办全市“一把手”培训班,就是要引导全市领导干部认清形势、拓展思维、探索路径,让他们在精准对标中找准不足,在精准补短板中增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新动力。 在扬中市利民村,村级工业经济稳步发展,村生态特色农业日渐凸显,民生工作稳扎稳打,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利民村将“党员议事厅”搬到老百姓家中,开展“微心愿”工程,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走心”交流,带来新农村的文明风尚:村里修路,农民不谈什么青苗费,占用自留地,不要一分钱;村里搞田园综合体,还众筹到200万元…… “深入看一看对当前新形势新环境的理解认知怎么样?”“深入看一看注重学习、不断进步情况怎么样?”“深入看一看在高质量发展中担责作为怎么样?”“深入看一看机构改革后新班子团结协作怎么样?”“深入看一看带头执行基层组织生活制度怎么样?”五个方面的深入想一想、看一看,成为扬中市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质、强化责任担当的行动指南。在区域发展中比质量、论绩效,在对标找差中探寻突破路径,在比学赶超中提升发展质态,扬中向先进对标、与强手比拼,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的扬中篇章。
交汇点记者 颜云霞 董超标/文 郑诚/视频 通讯员 王晓东 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