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搞投资永远都会涉及到买和卖以及频率问题,老话说的好“听其言,观其行”,在买卖和频率问题上,可以看出一个商人或者投资经理的理念和风格。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公募基金和巴菲特持有的组合换手率的对比。
基金的换手率可以看出基金经理对于持有股票的操作频率,我们从天天基金网上随便打开一些知名的或者任何一只股票型或混合型基金,换手率都在100%以上,据统计5年平均基金总体的换手率中位数更是达到了30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基金组合持有期为1年,有一半持有期为4个月。
我们再看看巴菲特1994年-1999年的平均每年的交易量为10%,最近几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交易量已经下降到5%,也就是组合持仓的持有期限为20年。这还是在包括了一些短期套利在内的交易,所以即便10-20年的数据也还是保守计算的。
通过对比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巴菲特确实在践行自己长期投资的理念,而我们的大部分基金可能更多的只是为了保持资金的稳定性而“喊口号”而已。可能会有人说资金来源不同,巴菲特的资金来自于浮存金,没有资金压力。但这不是基金高换手的理由,毕竟在正常时期换手率也居高不下,而且很多基金的规模长期来看是逐渐增长的。
那么为什么巴菲特可以真正做到长期投资呢?
①部分原因是,在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之前,他就已经掌握了公司的各方面信息,对公司了解得非常透彻,并且对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前景信心十足。
这也正是格雷厄姆所提到的“普通股真正的巨额收益落到了下列人手中,他们对未来非常看好的公司投入大量的股本,并坚定不移的持有这些股份,直到其价值上涨100倍或者更高” 。
从一家公司的投资中获取巨额财富,几乎总是由这些人来实现的:他们与特定公司有密切的联系(通过雇佣关系或亲属关系等),从而使他们将自己的资金以一种方式投入进去,并且在各种情况下都始终持有这部分投资,尽管一直都有许多似乎能够高价出售的机会在引诱着他们。
巴菲特自己的说法是:“当我们持有一家有着出色管理层的杰出公司的股票时,我们希望这只股票的持有期限是:永久”。
②一般来说能达到以上标准的股票不会是处于热门行业或者高科技领域的股票。
因为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寿命都很短暂,说白了纯技术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护城河(暂时领先的技术,容易被模仿甚至替代,只有制造、营销、管理都能落地而且创造了高额收益后,并形成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的护城河才有优势)。
人们通常认为那些经营日常业务、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不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历史和巴菲特却一次又一次证明了该想法的错误。巴菲特重要的投资原则是投资“容易理解”的企业,即那些科技含量不高但是拥有优秀管理层的企业,永久的持有它。
比如巴菲特就非常喜欢消费品行业,不同于周期行业,消费品的需求是最稳定的;而且人们对于品牌和味道的记忆是有依赖的,例如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它的配方,然而却引起了公愤。虽然可口可乐在改进配方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声望和尊严,但除了重新回到原始配方,公司已经别无选择。当时可口可乐的首席执行官戈伊苏埃塔说,他认识到可口可乐品牌的所有者并不是可口可乐公司,而是消费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茅台的财务报表,简直就是固定的印钞机。需求稳定、技术路线稳定才能走得长远。
什么情况下卖出呢?
① 当投资者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应果断的将其卖出。
例如:巴菲特在06-08年期间买入康菲石油公司,后来其本人在致股东的信中坦言,没有来自查理和其他人的督促,我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接近顶峰时买下了大量康菲石油的股票,也完全没有预计到下半年能源价格的大幅下跌”,随着市值的大幅缩水2009年巴菲特减持了16%的康菲石油股票。
② 价值中心法原则,价格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
保守的投资者可能会在接近内在价值时卖出,周期型价值投资者可能会在超过内在价值并且过热时卖出,具体选择时机是因人因事而异。
例如:巴菲特在2003年买入中石油H股,并在之后2007年第二季度清仓了中石油股票,期间股价飙升了8倍之多,虽然在之后的两个月股价又翻了一倍,但是随之而来的股市暴跌彻底使得中石油股价被打翻在地,直到现在也还远远不能达到当时的股价。巴菲特对于自己买卖中石油的理由也很明确“完全是出于对价格的考虑。”
类似于耶鲁大学的股债平衡策略,巴菲特卖出一些股票是为了将债券和股票的比例调整到更合理的区域,依据的是各个市场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③ 巴菲特出于名誉和对管理层不满而卖出股票。
例如:巴菲特在收购冰雪皇后之后迅速的卖掉了麦当劳的股票,原因是两者是直接竞争的关系,为了避免造成试图垄断快餐市场的误会。巴菲特在宣布收购伯灵顿北方圣达菲公司时,同时卖掉了部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诺福克南方铁路公司的股票。1999年巴菲特卖掉了迪士尼的股票一是因为非常不看好迪士尼当时的管理层,二是迪士尼公司高管因巨额薪酬和期权套利行为引发的舆论争议,这是巴菲特非常不喜欢的行为。
④ 财务造假行为。
例如:巴菲特在2000年以20美元的价格清仓了房地美的股票,并于2007年在政府控诉房地美前任CEO的案件中出庭作证并指出执行官交出盈利规划而实际上无法实现目标数字时,他们捏造了数字。可以说巴菲特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在2009年房地美的股价仅为1美元。
所以通过对巴菲特言论和行为的一些分析和思考,我们能够看出来巴菲特对于一些卖出股票的大致理由,其中有些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收益,但也并没有卖在高点上。有些甚至是属于对错误的止损,有些是基于管理层定性分析上的变化而采取的行动。
虽然有瑕疵行为,但这些都不妨碍巴菲特成为最伟大的投资人,人人都会犯错,也需要面对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家大多也是冒险家,从常识上来说企业家承担巨大风险的同时,也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家都期待获得高回报,而努力规避风险。这和伟大的投资家的策略是相通的-他们不惧风险,当确定性出现时便快速抓住。
创办了一个伟大零售帝国的马歇尔菲尔德坦言:“从来没有什么伟大的冒险或风险,也没有什么是令人兴奋的”。开创大众消费市场的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成功的故事其实就是避免失败的故事。
定期分享投资干货
关注我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