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字在《说文》里为:“五彩相会。从衣,集声。”本义为各种色彩相组合、配合。杂项种类丰富,除陶瓷外,任何可以上手把玩的器物都可称为杂项,如玉器、绣品、竹雕、木雕、珐琅器、佛教艺术等。杂项又常以形制新奇、工艺精巧,而颇得藏家欢心。
重点拍品
Lot 3121
明早期 剔红婴戏图海棠盘
W 21.2 cm L 16.3 cm
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
此盘为四出海棠式,通体髹朱漆雕刻纹饰,盘边以铜钱形锦地纹作饰,盘壁雕牡丹、栀子花、桃花、茶花等,盘心开光内雕婴戏图,庭中孩童成群嬉戏。庭院地面以菱形锦地纹装饰,背景空中刻满细腻的几何纹线条,烘托出主题的人物与自然景观。外壁作花叶纹一周,盘底扫褐黑色漆,整体雕刻线条流畅,漆色鲜红明朗,值得细玩,回味无穷。
Lot 3127
清乾隆 白玉雕螭龙纹双象耳环耳盖瓶
H 28.5 cm
估价:HKD 600,000 – 800,000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
此器选用质地精良的白玉,器由盖和瓶体两部分组成,盖、身以子母口相合,各饰有云头纹一周。盖钮为圆雕象,神态灵动,造型新奇,是明代出现的动物型器钮的延续和发展。
瓶身直口,束颈,丰肩,扁平腹。颈部两侧镂雕双象头为耳并套活环;象耳则为当朝新元素,糅合古今风格,为盛清玉器之一大特色。“象”与“瓶”的结合,取“太平有象”的美好寓意。瓶肩、颈饰有璎珞式蕉叶纹。腹上部雕有如意形纹路,中心刻有“囍”字;腹中部饰有相向蟠螭纹凝视着上方的双喜。
参考类似作品,利国伟爵士旧藏清乾隆白玉龙凤庆寿灵芝钮双活环耳八方盖瓶,早年购自拍卖,于香港苏富比,2019年10月8日,以港币375万释出。
Lot 3128
十九世纪 白玉雕绳纹龙钮鼎式炉
H 18 cm W 12.5 cm L 8.5 cm
估价:HKD 350,000 – 500,000
此拍品白玉琢制而成,器形为仿青铜器四足方鼎,盖身子母口紧密扣合,顶上透雕盘龙钮,龙首形象朴拙,头上双角,身躯盘曲弯转,须发鳞甲雕琢精致。炉身内壁挖膛打磨光滑,口部宽沿外折,两侧各出一朝天如意型耳,长方形腹。器身四面纹饰相同,各面浮雕对称绳纹,炉下所承四足粗壮有力,足底宽沿外折,器表亦浮雕云雷纹饰。整器造型方正规矩,庄严肃穆,稳定感强,线条刚柔并济。纵观此器,其陈设效果极佳,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清代玉器仿古佳作。
Lot 3129
清乾隆 碧玉饕餮纹双兽耳三足盖炉
H 10 cm
估价:HKD 300,000 – 400,000
来源
1. 巴黎德鲁奥,1934 年 2 月 19 – 20 日,编号 76
2. 巴黎苏富比,2015 年 12 月 16 日,编号 15
3. 香港私人收藏
此拍品玉质温润,唇口短颈,丰肩鼓腹,两侧出龙头把手,下承三足。炉身带有精美雕刻的饕餮纹路,三足外壁雕有兽面纹。炉盖上也刻有相同的饕餮纹样,并有一朵优雅透雕的花。整器摹仿上古青铜彝器之器型及纹饰,风格揉合了创新与仿古。
Lot 3133
明 白玉透雕云龙纹笔架
L 19 cm
估价:HKD 180,000 – 250,000
来源
香港私人收藏
此拍品以白玉为材,随形圆雕成云龙之状。正反面以流畅的线条琢成三条在云间舞动的龙,气势连绵。此物可做赏玩之用,亦可用作笔架,色泽典雅,玉质温润,层次分明,刀工如巧斧。虽非大器,却小器大样,集灵秀典雅于一身,配有木座,可赏可玩,殊为珍贵。
Lot 3140
清 沉香木雕“松下老人”笔筒
H 10.6 cm
估价:HKD 80,000 – 150,000
来源
香港私人收藏
此件“松下老人”笔筒以沉香制成,随形口,笔筒表面精细雕刻生动,通过精细的线条可见几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与童子,构图布局合理,刀工娴熟老道,松树、景物细节刻画极为清晰,人景合一,力度十足,足可见匠人雕刻技巧,极富文人意趣。
Lot 3142
清十八或十九世纪 紫檀笔筒
H 25 cm D 26 cm
估价:HKD 18,000 – 40,000
来源
1. 香港苏富比,2015 年 12 月 3 日,编号 556
2. 香港私人收藏
此笔筒以紫檀为材,筒身上宽下俭,底边起线,下承三足。质地细密,纹理天成,包浆自然,整器光素无纹,古拙雅致。紫檀有“寸檀寸金”之说,良材得之不易,本品器身布满牛毛纹,尽显木材天然纹饰之美。
Lot 3144
清乾隆 本色缎绣洞石萱草花鸟图
L 151 cm W 63.5 cm
估价:HKD 25,000 – 50,000
此图为挂轴,挂轴图样结构取自于宋代花鸟画,是江南刺绣之艺,文人石、花瓣处、以及岸边小丘以各自由浅入深同一色系的丝线层层绣制。石榴树枝上一只绶带鸟回首看向右方高处另一只飞扬中的绶带鸟,下方枝叶瓜果下,一双蝴蝶双宿双飞,寓意富贵、多子、长寿。此品开丝纤细,针法模仿绘画的笔墨,灵巧细密,配色清丽,为刺绣之中佳作。
Lot 3145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法轮纹盖盒
款识:“乾隆年制”
H 8 cm W 13.7 cm L 10.4 cm
估价:HKD 150,000 – 250,000
来源
欧洲私人收藏
盒身呈长方体式,分盖、身二部分,子母口,比例合度,紧密咬合。长方形子母口盖,全器蓝地,顶部正面绘西番莲花纹饰,左右对称装饰法轮纹,器身直口圈足。器壁外绘不间断八朵缠枝西番莲纹,底足则绘折枝花卉,上下呼应,属乾隆时期典型花卉纹样。器身錾刻“乾隆年制”两行四字年款。此盒形制周正有度,掐丝珐琅技艺精巧高妙,属于乾隆时期不可多得的精品。
Lot 3146
清中期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三足炉
H 34.5 cm
估价:HKD 150,000 – 200,000
来源
1. David B. Peck 三世收藏
2. 纽约佳士得,2014 年 9 月 18 日,编号 607
3. 法国私人收藏
炉仿古鼎式,冲耳,平口,束颈,弧壁圆腹,三柱足。炉双耳里外珐琅饰卷草花卉,炉内及口沿光素,炉身主要纹饰为缠枝花卉纹,颈部下两道弦纹内四出花及圆形相间,弦纹下方缠枝延绵不断,莲花团填以藏青、赭红、黄、白、绿色珐琅,主题纹样持续至三足。
此炉论装饰、珐琅发色均有清代中期珐琅制品特色,器形大致取自高古青铜鼎,三足渐向下收,此特征于青铜鼎可见。唯器身圆滚,下半部略呈球状,饰掐丝珐琅,为清代仿古器创新之作。类例圆腹掐丝珐琅三足鼎者,国立故宫博物院亦见有收藏,可资参考。
Lot 3154
九世纪 那烂陀寺铜四臂观音
H 9 cm
估价:HKD 600,000 – 800,000
来源
菩萨道旧藏
展览
1. Embodying Compassion in Buddhist Art:Image, Pilgrimage, Practice,格林威治,布鲁斯艺术及科学博物馆,波启浦夕市,201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28 日
2. 鲁宾艺术博物馆,纽约,2005 – 2019 年,借展
出版
1. David Weldon 及 Jane Casey Singer,《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 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伦敦,1999 年,页 19 及 21,图 9
2. Karen Lucic,《Embodying Compassion in Buddhist Art: Image, Pilgrimage, Practice》,Poughkeepsie,2015 年,页 67,编号 23
出版于 David Weldon 及 Jane Casey Singer,《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 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伦敦,1999 年,页 19 及 21,图 9
观音头梳高发髻,面型圆润,宽鼻厚唇,嘴角微扬,是典型的印度人相貌特征。左右主臂持莲花,其余二手上举,四手分别持莲枝、念珠、法杖等法器。尊佛左腿曲盘,右腿舒坐,踏一朵莲花。观音身后有圆形背光,背光饰火焰纹,后面有梵文题记,顶部有一凸起伞盖。铜像表面有光泽莹润的包浆,显示这曾经是一尊备受珍藏的私人供奉像。莲座莲瓣肥大,瓣尖有一明显的皱痕,时代和地域特征明显,应铸造于那烂陀寺。
那烂陀意为“知识的给予者”,曾是印度最大的寺院的同时也是佛教的最高学府。学者 Karen Lucic 根据帕拉时期佛教文化重镇 - 那烂陀(Nalanda)的相关文字记载,指出此铜像应曾多次以“黄油等软膏或芳香的液体”沐浴,可参见其著作。此尊观音像层展出于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类似造像在市场上出现极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
Lot 3155
唐 铜鎏金释迦摩尼坐像
H 12 cm
估价:HKD 120,000 – 200,000
来源
日本私人收藏
造像头身比例协调,五官刻画简练清晰,发髻高耸、面部表情内敛深邃,衣褶垂坠。躯体呈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结与愿印,肩腰两膝比例得当,与人类躯体的自然结构相呼应,是唐代写实风格的表现。这些特征都可视为南北朝时期造像风格的一种继承,是一种发展较为完备的高度提炼的造像语言。此尊造像曾得日本重要藏家收藏,其汉化的面容,与比例得宜的躯体特征符合唐代社会对于美的欣赏以及对于气度的表达,是极富时代风貌的造像作品。
图文数据来源:保利香港拍卖
征集送拍、鉴赏交流、请私信投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