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香港特派记者 白云怡 范凌志 陈青青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今年第三季度,香港陷入10年来的首次衰退,而经济学家预测,衰退预计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进一步加剧。香港多名经济界人士日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长时间的社会动荡,香港已正式进入技术性衰退,明年经济呈负增长将是大概率事件。由于内地资金的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暂时稳定,但如不能在短期内止暴治乱,香港金融业也将会由现在的“皮外伤”变成“内伤”。
“内伤”将困扰香港经济
香港立法会议员、财务委员会主席陈健波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餐厅及零售商店将在今年圣诞节后关门,届时失业率将上升,香港经济将雪上加霜。然而,这还只是短期伤害。“长期来看,外商驻港地区总部或办事处可能会撤出香港。”陈健波称,“确实已有公司正在研究撤走的方案,如果动荡持续,一定会有公司或资金撤去亚洲其他地区”。
更有经济学者担心,这次动荡为香港留下的“内伤”将更持久地困扰香港经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前系主任雷鼎鸣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大优势是良好的法治环境和社会对规则的重视程度,以及投资者最重视的契约精神。“现在社会出现大量违法、不顾社会规范甚至冲击基本文明底线的行为,将对香港商业信誉度形成重大打击”。
他告诉记者,社会各行业的长期发展均需要年轻人的创新思维,但如今香港青年还是否愿意参与社会建设需打一个问号。“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不利于良好的商业氛围的培养,也是违反国际经济中心的基本规律的”,他表示,这将成为香港经济发展长时间的“内伤”。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令人忧虑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2月1日在网上发文称,虽然社会风波重创香港经济、严重干扰社会民生,但对香港金融市场影响仍相对有限。陈茂波称,最近龙头科技网络企业阿里巴巴以 “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香港第二次上市,令香港今年以来的新股集资总额达2800亿港元,标志着香港股票市场进入新阶段。
“从阿里上市及其这些天的股市后续情况来看,虽然香港经济的确受到很大影响,但对金融的影响尚且可控。阿里这样的优质IPO(首次公开募股)仍然有上市的动力。”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香港只要还是内地走向世界的桥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就不会动摇”。
但陈健波提醒说,如果不能在短期内止暴治乱,香港金融业将会由现在的“皮外伤”变成“内伤”。社会见不到将来,金融专才将不会来港发展,外商就会撤出香港,来港投资也会减少。到时经济下滑失业率急升,香港能否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实在令人忧虑。
“当我们的金融市场走下坡路时,反观上海及深圳对金融业的建设都做得很出色,我相信上海及深圳与香港在金融中心地位及金融业差距上,将越来越小。”陈健波对记者表示。
解决深层次问题
雷鼎鸣认为,要解决香港经济的问题,首先还是得解决社会问题这个根源。他表示,香港应加快改革一些阻碍发展的法律,比如与土地供应或土地储备程序有关的法律,“香港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土地供应问题”。
陈健波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香港政府应好好解决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包括贫富悬殊、楼宇供应不足、青年人缺乏上升机会等问题。“唯有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解开,香港人才能再次聚焦经济,投入重振经济发展的工作”。
但陈健波不认为香港的社会与经济问题会严重冲击大湾区发展前景。他表示,香港社会不稳,让不少人对大湾区相当向往,希望到大湾区创业、工作或退休,甚至有人想将子女送到大湾区升学。“在香港社会动荡的时刻,如大湾区更能够吸引许多香港人北上,将对于这一地区的发展及融合十分有利”。
责编:田刚
版权作品,未经环球网 huanqiu.com 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