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梦然 张智 深圳报道
进入年报披露期,市场对于*ST股的炒作热情再度升温,近来颇受关注的摘帽大军又多增一员。4月11日晚间,*ST雪莱(00207.SZ)公告,公司股票于12日开市起停牌一天,并自2023年4月13日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雪莱特”, 公司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虽然雪莱特暂时从退市危机中逃过一劫,但持续经营能力仍遭受质疑。
4月3日,雪莱特收到深交所问询函。深交所要求ST雪莱结合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主营业务运营状况、资产结构、偿债能力等,说明收入规模持续萎缩、扣非后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数的原因,并说明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
《华夏时报》记者曾致电雪莱特,雪莱特方面未作过多回应,仅表示可持续关注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雪莱特自去年5月起股价便开始飙高,年初至今累计有近20%的升幅。3月7日,雪莱特股价盘中一度触及3.04元,创下2020年3月中旬以来最高。
《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多名业内人士表示,雪莱特的基本面与股价走势大幅背离,与游资的炒作以及财报期投资者对于个股业绩可能实现“反转”、业绩预告后“摘星”的预期有关。
重整计划顺利执行得以续命
翻看历年业绩报告,2018年至2022年期间,雪莱特的营业收入连续5年同比下滑,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亏5年。
雪莱特成立于1992年10月,2006年10月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但上市仅三年便面临业绩大倒退,此后一蹶不振,萎靡6年之久,直到2015年才稍见起色,回到了上市初期的水平。
业绩持续低迷,雪莱特也积极寻求转型之路,自2014年起,雪莱特便频频向陌生领域进军,先后进入充电桩、无人机、智能包装设备等领域,但多数无功而返。2022年年报显示,雪莱特主要业务为紫外消杀、LED 照明、汽车照明、锂电池生产设备等。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雪莱特货币资金为5216.29万元,短期借款3.14亿元,负债合计8.53亿元,净资产已经亏至负数,未分配利润亏损达14.7亿元,破产危机逼近眼前,好在重整计划最终顺利执行,雪莱特得以“续命”。
2022年12月21日,佛山中院裁定确认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雪莱特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司法重整共计收到投资人重整投资款3.93亿元,该资金用于根据本重整计划的规定偿付债务、支付重整费用,剩余资金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满足公司正常经营所需。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由负数转为正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4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对比2021年大幅降低,下降72.46%。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虽然财务危机有所缓解,但雪莱特的持续经营能力仍然遭受质疑。
4月11日,雪莱特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公告中表示,2022 年,公司继续面临流动性紧张、债务逾期和财务费用较高的经营压力,公司管理层努力克服困难,应对风险和挑战。一方面立足自身核心优势,继续重点开拓紫外消杀、教育照明等优势业务以保障持续经营;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并完成破产重整、引入新投资人、资产盘活等工作,努力化解债务风险。
对于营业收入规模持续萎缩,雪莱特认为主要原因为一是受公司债务逾期的影响,公司资金账户被冻结,客户质疑公司的履约能力,锂电池生产设备系列由于客户相关因素,销售订单验收延迟而导致营业收入减少;二是因公司资金紧张、部分债务逾期,为减少流动资金消耗,公司调整业务结构,主动放弃现金流较差的部分订单,客户出现一定流失,以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下降;三是受外部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原材料有较大幅度上涨,成本增加,公司必须保证一定的盈利能力才能接单,也使得订单减少和收入下降。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雪莱特合同负债余额7619.69万元,较期初暴涨171%,增加金额中5176万元为子公司深圳卓誉订单相关预收账款。另外,雪莱特存货期末账面余额1.19亿元,其中发出商品6844.2万元,较期初增长334%。期末存在大额发出商品的情况,被质疑库龄一年以上发出商品是否存在资产损失风险。
对此雪莱特解释称,报告期末合同负债较期初增长171%的原因一方面是2022年承接订单比2021年有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设备验收周期延长,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出货的设备较多客户都未验收。至于公司存在大额发出商品主要受子公司深圳卓誉的经营业务特点的影响,2022年承接订单比2021年有大幅度增长;另外设备验收周期延长,2021年下半年和2022年出货的设备较多客户都未验收。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雪莱特的负债率高主要为前期亏损,尤其是商誉计提及信用减值计提额度过大,导致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但合同负债从理论上来讲并不属于实际负债,它是指在交付的过程中,由于商品还没有被客户所接收,整个合同义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导致了合同负债实际上类似于预收账款,这个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被认为是实际意义上的负债。
“结合期末突然出现大额的发出商品,看起来有可能是企业在想年底的时候去冲业绩,但是销售订单在审计机构那边或会被认为交易并没有完成,不具备收入确认条件。该家公司历史上存在大额的信用减值计提,也就是说它形成了大额的销售,但是钱没收回来,最后全都计提成坏账了,故而会被质疑销售是否真实存在。”况玉镜分析道。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雪莱特多年来业绩始终没有迎来新的突破,且净亏损逐渐扩大,直至濒临破产。这表明其转型业务及经营能力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对于此类公司投资者应该注意公司基本面会否持续恶化,警惕炒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