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tal虚拟货币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夜读·开卷有益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多少人看到这句话,已经在默默点头了?

今天给你推荐的这篇文章,从消费观入手,讲透这个问题:为何你愿意为一样东西掏钱?如何打破这种心理魔咒?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自作者柴桑的新书《另一种天才》,一本给人以深刻启发的认知方法论书籍。


被消费观所规划的人生

作者:柴桑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为何一瓶××喷雾的成分只是水和氮气,成本不超过10块钱,300ml能卖到180元?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回答者争论不休,有人为某喷雾辩护“原料稀缺,瓶子设计人性化,渠道成本贵”等,也有人冷嘲热讽,理性地解析消费主义,讽刺消费者交了智商税。


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电商红利爆发,催生了五花八门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有人用花呗入手迪奥最新款的口红,有人5块钱运费都不肯掏;有人一件风衣连穿三年,有人每年春节都要囤一身貂。


对于不同的消费观,我们很难界定孰好孰坏,只不过同时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我们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与消费主义共舞。


近年兴起的“割韭菜”一词,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原指韭菜达到了生长盛期,可以进行收割。现在比喻机构、基金、大户抛售股票导致股票市场(或个股)大跌,为其迎来新的建仓机会,再重新在低位建仓,如此循环波段操作,获取利润。后来逐渐泛化,也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场景里。怎么才算被割,怎么才能预防被割,根据每个人消费观的不同,也是没有准确的定义或答案的。


消费主义的确掀起了一阵狂澜,并或多或少影响到大众的理智消费观。但消费主义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人心甘情愿地将钱拱手奉上,甚至甘之如饴?


01


每年双十一,我的兴趣都不在购物,而是看那些消费套路分析,什么“价格歧视”“比例偏见”“损失厌恶”,感受什么叫为了“割韭菜”最大化开发人类的智慧。


这里面有个关于消费观的概念,叫作“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由芝加哥大学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教授提出,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心理上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的过程。它揭示了人们在进行(资金)财富决策时的心理认知过程。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简单地说,之所以每个人的消费观不一样,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杆秤可以衡量事物的价值,帮你做出决策。当你决定是否购买某样东西时,看你内心给它的定价高不高。


举个例子,每年库克在苹果发布会上介绍iPhone新品手机功能时,许多人都会根据往期的发布情况对新品进行一个心理估价——基本都在7000元以上。


在我们接受了之前iPhone高价格的标签时,2019年,iPhone 11却以5499元起售,拼多多上“百亿补贴”专区再减500到900元不等,最低4999元即可到手。


于是很多人内心的心理账户底线就被打破了,加上24期免息分期,一期229元起——“这不就等于白送?!”


这也是当年iPhone 11销量大增的原因之一。


同样是30块钱,一杯喜茶说买就买,一个爱奇艺会员却要哭着喊着找好友借。


有人愿意花200块钱去看一次画展或者听一场音乐会,也有人觉得不如拿这钱去吃一顿大餐。


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有生活开支账户,有旅游出行账户,有恋爱约会账户,有娱乐休闲账户……


每个人在各个心理账户里存的钱都不一样,由此衍生出了不同的消费观。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消费主义则是通过全覆盖广告、明星代言、偷换概念等,不断地往每个人的心理账户中灌输“品牌”的权重,从而让人为品牌溢价买单。


自媒体们会写这样的文章:

《别在该好好花钱的年纪谈恋爱》

《女人的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你不肯花钱宠爱自己的样子,真的很丑》


广告主们会张贴这样的标语:

“精致的猪猪女孩怎么能没有一整套口红色号?”

“穿上香奈儿,灵魂都是有香气的女子。”

“戴劳力士,你就是霸道总裁朱一旦,随时发配员工去非洲。”


消费主义操纵社会,鼓励消费至上,把“品牌等同于社会地位”的印象塞进了人们的心理账户中。


消费主义的本质,是给予物质虚拟意义,用各种概念包装自己的物品,再进一步上升到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他们不会让人直接买买买,而是潜移默化地向我们灌输一些观念,比如用香奈儿的香水会让你显得精致与高人一等,没有Air Jordan(运动鞋品牌)系列球鞋你就会显得特别土。


甚至产生了这种神逻辑:


“你愿意花几千块钱买游戏,但连迪奥的口红都不愿意给我买?原来在你心里我连300块都不值!”


潜台词:“原来在你心里游戏比我还重要,分手吧。”


人的心理账户中一旦有了品牌的空间,也就有了相当多的资本可操纵空间。人们会把品牌当成一种“社交货币”,认为一个人使用什么样的品牌,往往就意味着他处于什么样的阶层,拥有什么样的圈子。


这就是“品牌”带给我们的幻觉。


在消费主义社会,品牌的使命就是让我们觉得:通过购买某样东西,我们就能成为某种人。


但是,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为加入富豪太太圈而购买名包的顾佳的经历生动地告诉我们,想让自己属于某一个阶层和圈子,需要能力和资源作为支撑,外在的“品牌符号”只不过是一张门票。就算你拥有门票,进了这个圈子,没有相匹配的能力与资源,也只能尴尬地成为照片里被裁掉的人。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三十而已》名场面


02


消费观所影响的,远不仅仅是你的存款和流水,还有你的人生走向。


高中时,大家的日常都差不多,吃一样,学一起,穿一样丑的校服,父母也不多给生活费,彼此看不出多大的差距。


到了大学,从穿着和娱乐方式上能看出来谁是富二代,但大家仍然学在一起、住在一起,起跑线差不多,消费观还不会过多影响大家之间的关系。


毕业工作,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后,消费观带来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


假设,毕业后入职同一家公司,每个月收入相同的两个人,扣除基本生活费,一个人平时会把钱花在买大牌包包鞋子,周末看电影和蹦迪的娱乐上。


而另一个人平时会把钱花在买书、看展览、知识付费、深度旅行上。


一年下来,他俩流水相同,都没什么储蓄,但五年、十年之后,你觉得他们分别会有着什么样的储蓄,过着什么样的人生呢?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是能够感受到金钱的流动的。金钱的流动是有方向的,有的循环流动生生不息,有的则黄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知识付费的人,会感受到金钱经过时间的复利后,循环再回来反哺给他的智识、技能、眼界。对自己花出去的每一分钱,他心里都有数。


而将钱用于一次性娱乐的那位,每年年末都会一头雾水:“奇怪,我钱都花哪儿去了呢?”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这是个相当有趣的现象:他们的钱同样储存在心理账户中,某些心理账户的消费记忆会随着消费时间的流逝逐渐淡薄,而有的心理账户中的消费记忆却会历久弥新,甚至主动给记忆添砖加瓦,衍生出新的意义。


而“体验型”心理账户的消费记忆就会比“消耗型”心理账户的消费记忆更持久,且更能让人感到有意义。


体验型心理账户一般是:深度旅行、做手工、看书、写作、健身锻炼等。


消耗型心理账户一般是:买衣服、鞋子、口红、包包,打车出行、游戏氪金、大吃大喝等。


温馨提示:购物七折立省30%,全都不买立省100%。


很多人都以为,买基金、投资房地产、存余额宝等行为才算是投资,但实际上,消费才是最大的投资。


在哪里耕耘,就在哪里收获。同理,在哪里消费,就在哪里收益。因为当你选择在某处消费时,你不只消费了钱,更消费了自己的注意力。


在娱乐上消费,你会收获到爽完就忘的即时快乐;而在自我提升上消费,你则会持续收获一段无形的、有复利效果的深度体验。


越是抽象无法量化的投入,其收获就越神秘且不可估量,种瓜可能得豆、得蕉、得稻。正是这种无法预测投资结果的,来自最原始的求知欲的诱惑,才会引得好奇心旺盛的人类高速进化,发明创造至今。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03


历史上有过许多“当时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后来突然就派上了用场”的研究成果。


大数学家欧几里得所提出的“欧氏几何”,即我们从小学数学学的“直线可以无限延长”“凡是直角都全等”的几何公理,研究的是平面的图形,比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9世纪,罗巴切夫斯基和黎曼提出了曲面上的几何理论,不同于欧氏几何的几何体系,所以又叫作“非欧几何”。


比如,在欧式几何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180°。但在曲面的非欧几何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不仅可以<180°,还可以>180°……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图/《另一种天才》



当时的数学家都不理解,研究弯曲空间的几何有什么用?这只适用于抽象空间的研究。但百年后,1915年,爱因斯坦借用黎曼几何的数学表述,提出了能解释宇宙的广义相对论(时空是四维弯曲的非欧黎曼空间)。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也出生在了好时候。


他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裹着毯子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讨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可能他们也曾经浪费了许多个下午,白喝了不少葡萄酒。他们或许也并不知道自己在讨论的东西在未来有什么用处,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只是单纯地愿意把时间与金钱投资在对知识的探索上。


有些投资是几乎百分之百只会得到正向收益的,比如知识。


有些最贵的东西往往也是最便宜,最值得投资的,比如书。


李笑来说:“一个精英人士花时间认真写出来的书,传递着知识的结晶,却以几乎接近纸张本身的价格卖,贵吗?怎么可能!”


这并非鼓吹知识付费,只是,在阅读或一种特长爱好上消费,或者在让专业人士为你筛选出靠谱的知识获取渠道上消费,怎么都比买一些不符合自己目前消费水平的奢侈品好得多。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其实对于真正的富人来说,“奢侈品”只不过是他们的日用品,只有被消费主义所洗脑的伪中产阶级才会通过购买“奢侈品”来刻意彰显自己的“上等”生活水平。


将超过60%的收入集中消耗在一个非刚需且华而不实的领域,在刚需的吃穿住行上能省则省,这种极化的、不平衡的心理账户分配会严重影响我们真实的生活水准,此时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小可不能代表你很富裕,只能代表你是一根茁壮的“韭菜”。


心理账户,说白了只是一种认知幻觉,但决定用怎样的幻觉去换取怎样的生活和未来,是你自己的选择。


《直击本质》的作者艾菲老师曾提出过一个消费观的“二维四象限模型”,对我很有启发: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纵轴代表着“快感值”:指通过当下的消费在较短时间内给你带来的“快感”,包括身体感受到的“快感”、精神体会到的“快感”以及物质得到满足后的“快感”。


横轴代表着“复利收益”:指某种消费能够产生复利效应,进而对你的整个人产生正向影响的收益。


不过,一项消费的“快感值”高低是根据心理账户而言的。


比如对追星女孩来说,去听一场爱豆的演唱会就是高快感值的;但对于清心寡欲的老学究来说,这就是一场无理智人群的大型扰民活动,快感值甚至为负。


一项消费究竟是“高复利收益”还是“低复利收益”,就和我们想要实现的人生愿景有关了。


比如对于创业型人格的人,结交行业大咖交换一手人脉资源就是高复利收益的事情,而对于隐居型人格的人,能自己静静地坐在图书馆读读被遗忘的历史,就是高复利收益的事情。


所以,我们在构建自己消费观的时候,也该先思考自己的人生愿景和快感渠道,并且尽量调整快感渠道以适配人生愿景。


为什么快感渠道需要调整呢?因为在全民娱乐的时代,接触到的许多都是被人为设计好塞给我们的一次性廉价快感,我们需要尽量摆脱掉这些,多去寻找自我实现类的快感,俗称“正反馈”。


所谓成长精进,无非就是多做“高复利收益”的事,少做“低复利收益”的事,并不断提高自己做“高复利收益”的事时的快感值,把它变成“高复利收益+高快感值”的事情。


相对地,什么最值得你做,什么就最值得你消费。如果你不知如何判断现阶段的自己能够承担什么样的消费,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如果这个东西你不能百分百确认是高复利收益产品,且没有实用价值,那么只要它的价格超出了你月收入的15%,就砍掉。


但如果你认为它能让你获得精神满足,实在不想砍掉,也可以将就一下二手经济,先试用体验一番。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04


拿我自己来说,虽然在物质生活方面比较简朴,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相当不将就。比如在知识付费、深度旅行、高质量社交上花钱都比较狠,综合下来,我也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节俭省下来多少。


不过,我很明白,我的消费的流向最终都是指向我的人生的。


看不见的收益才是最好的,看不见的成本才是最贵的。


如果能做到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该用在刀刃上的钱一分不省,看似当下消费不低,存款却在缓慢增加。


希望所有你曾经为之消费的东西,在未来都能变成扎实的养分,加倍地供给自身。


“18块的奶茶说喝就喝,15块的会员求了10个人借”

授权摘自《另一种天才》,互联网/泛财经领域知名UP主、知乎50万人关注的成长领域KOL柴桑的首部作品,一本给人以深刻启发的认知方法论书籍,每篇文章都值得细细一读。“这本书将帮助你重新拿回大脑的主动权,突破认知迷雾,让你拥有一个被知识与见识武装,开放又不失原则的成长型大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地址: http://www.lyw520.com/baikezhishi/38350.html
文章来源: 小美
mental虚拟货币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关键词: 钱去 钱花 消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