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
共同绘制上海昆虫家谱的机会来了!
2023上海自然博物馆
“我的自然百宝箱”系列主题活动开启!
太长不看?可直接填写报名表
01 上海有多少昆虫?
据中科院公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中国共记录昆虫纲物种约3.8万个,分布在上海市的有632种。
据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2022年数据,上海市共记录昆虫1519种。
©虫仔
而且近年来,科学研究者在上海依然能够在上海采集、发表出昆虫新物种。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hanghaiensis的发表文章
近5年在上海采集并发表的新物种:西郊公园毛角蚁甲Batriscenellus xijiaogongyuan
(左上)、天马华冥小葬甲Sinobathyscia tianma(右上)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hanghaiensis(左下)、虹桥莱甲Laena hongqiao(右下)
据昆虫分类科学家预测,上海昆虫物种多样性资源丰富,城市昆虫的“家谱”亟待进一步完善。
02 给昆虫“编家谱”时出现的问题
编家谱这件事,叫作梳理“名录”,也就是上千种物种的归类和编目。这件事并不简单,每新增一个物种,都得有准确、可信的数据源。
从查阅文献开始,研究者发现了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受时代所限,一些上海昆虫物种记录,仅有文字记载,没有任何图片、标本保存地等任何其他可验证讯息。
1940年江苏小沟胫天牛产地“江苏上海徐汇区(Zi-ka-wei)”的发表记录
那么:
1.这些文献中的记录,准确地说,到底是哪个唯一的昆虫物种?
2.几十年过去,它们在上海还有没有?
3.除了文献里记录的,上海还有没有其他尚未被人记录的昆虫?甚至是新物种?
03 需要你参与
要补足这些,研究者们需要新的物种证据,这些数据应该是:
1. 具有完整采集信息的标本(实物或标本照)。
2. 能够表现物种重要鉴定特征的数字影像(生态照或视频)。
3. 明确记录某物种在上海有分布的文献。
因此,本项目希望发动上海地区的公众,通过线上聚合平台,得到更多未曾记录的昆虫证据,再凝聚一批昆虫爱好者深入调查,汇集整理,按年度更新公布城市公民科学家版的“上海昆虫名录”。
公民科学项目模式
通过参与“上海昆虫家谱”公民科学项目,你可以:
1.认识更多昆虫爱好者;
2.关注身边环境变化,深度亲近自然;
3.学习昆虫新知识,有机会参加昆虫采集、鉴定、饲养等工作坊,体验昆虫分类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4.成为公民科学家,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获得成就感;
5.加入昆虫采样调查团,成为志愿者,与科学家们一起探寻上海未被发现的昆虫秘密。
04 如何参与?
组织形式:
报名——进入昆虫入门群——初步筛选——进入昆虫采样调查团——线下组织培训——分组开展考察——定期线上交流/线下交流——集体调查活动前一周左右发布调查任务——接龙报名——参与调查——成果梳理
活动详情:
■ 活动地点:上海16个区均有需重点调查的昆虫多样性热点地区,以大型公园绿地为主
■ 调查频率:
□ 第一次线下碰面后统一培训1天,以常活动区域作为分组依据,每组设置一位组长。
□ 各区小组,每月组织1次核心调查团的统一调查。
□ 通过标本采集+图片记录的方式进行素材收集。
□ 图片上传至小程序,标本待鉴定后信息上传。
□ 启动调查第一个月进行一次线下交流活动,之后每2个月进行一次线下交流沟通,不定期举行线上组长会议。
■核心昆虫调查团志愿者要求:
□ 18岁以上,具有一定自由可分配时间
□ 能够满足每月参加一次线下集体调查活动(2023年度10月1日前能够至少参加3次)
□ 能够区分常见昆虫大类
□ 具有采集昆虫标本或拍摄清晰昆虫图片的能力(2选1即可)
填写报名表
05 昆虫新手初学者加油站
新手阶段:
#
观察拍照
从小区环境开始,观察周围昆虫,如晚上的路灯下面、叶子上有食物痕迹、开花植物、枯死的树木、砖头石块下等,尝试用手机给它拍照;
#
识别昆虫
分辨昆虫“物种大类”,识别到分类级别“目”的指南:下载《上海常见陆生无脊椎动物观察指南》;
#
上传分享
将所拍昆虫照片上传到“听见万物”小程序,使用标签“记录虫”,也可以把你的发现爱好者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媒体;
(1)可添加标签:#上海昆虫家谱 #上海自然博物馆 #听见万物 #我的自然百宝箱
(2)听见万物小程序有积分系统,项目组将不定期开启衍生品兑换通道
进阶阶段:
#
学习必需技巧
学习昆虫鉴定技巧后,进阶学习微距摄影、标本制作、饲养观察生活史等知识;
#
制定专门采样/拍摄计划
制定专门采样/拍摄计划,在上海寻找社区外、远郊外那些更加野生、自然的地区,如郊野公园、森林公园、外环林地等,特殊如松江佘山、天马山、小昆山,崇明等:
(1)可结合观鸟、露营、爬山、野餐等户外爱好。
(2)注意安全,新手最好两人一队。
#
种属鉴定
发现昆虫后,使用标准方法采集标本,用手机拍摄特征清晰照片,检视比对《上海昆虫1000种》,进行种属鉴定,查找你的新发现;
#
提交至小程序
将昆虫摄影照片,通过“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提交。
(1)注意填写物种名,或标注“不确定”;
(2)生态照或标本照均可;
(3)使用相机拍摄的,可将相片导入电脑后,登录“听见万物”小程序,使用“网页端统一上传”功能。(网页地址:http://shzrbwg.naturewin.cn/)
“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馆面向全龄段公众发起的品牌科普活动,以“走近自然、发现自然、记录自然”为口号。活动始于2016年“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历年以“四季、海派文化讲自然、野生动物、鸣虫记录、城市寻鸟”等为主题。活动持续全年,以线上线下联动、科学文化融合、公众及社会力量参与为特色,基本形式包括工作坊、讲座、户外考察、临时展览等,旨在唤起公众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向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文化、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