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纬51°40′—53°00′、西经57°40′—62°00′的大西洋海面上分布着由东福克兰岛、西福克兰岛和776个小岛组成的总面积12200平方公里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的马岛距离阿根廷陆地领土500多公里,然而就是这个阿根廷家门口的群岛却实际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方面认为1592年渴望号上的英国航海家戴维斯是第一个发现该群岛的人。
然而英国方面这种说法在国际上并无任何佐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明确文字记录的第一位发现马岛的人是1600年的荷兰人威尔德。1764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率先在东福克兰岛建立居民点,次年英国人也开始在岛上定居,1770年占据南美大陆的西班牙殖民者驱逐了岛上的英国人并于1767年左右买下法国居民点的全部产权。1771年英国以发动战争作为威胁恢复其西福克兰岛的前哨基地。
需要注意的是这时的英国只控制着西福克兰岛,而东福克兰岛仍一直处于西班牙统治下。1774年英国因为经济原因撤出西福克兰岛,但并未公开声称放弃对西福克兰岛的主权要求。1816年7月9日西班牙殖民地阿根廷宣布独立,1820年阿根廷宣称继承了西班牙对福克兰群岛的主权。1833年初英国将岛上的阿根廷官员驱逐出岛。1841年英国委派一位文职副总督前往该岛。
截至1885年岛上一个约有1800人的英国社区已实现自给。1892年福克兰岛成为英国正式殖民地,而阿根廷方面则一贯反对英国占领该群岛。二战后英国的殖民体系开始全面坍塌,而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转移到联合国。1964年联合国非殖民化委员会就马岛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辩论:阿根廷以自己对原西属领土的继承权、马岛邻近南美、结束殖民地位的需要等为由宣称对该群岛拥有主权。
英国则以自1833年以来对群岛的“公开、持续、实际的拥有、占领和管理”为由要求以该群岛居民的意愿进行自决。自1833年以来英国对该群岛持续的经营使岛上人口以英国后裔为主,所以这些人在心理上当然普遍更倾向于英国。英国方面据此声称:违背福克兰岛民的意愿,将身家性命交与阿根廷统治管理,绝不是结束殖民地位,而是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地。
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邀请英阿举行会谈以寻求一个和平解决纷争的办法。1966年到1968年期间英国在联合国2065号决议案要求英国和阿根廷和平解决福克兰群岛问题背景下和阿根廷政府展开了秘密谈判。1971年双方就福克兰群岛和大陆的贸易达成了协议。1972年阿根廷在该贸易协议的基础上在斯坦利建成了一座临时机场。看起来英国和阿根廷完全可能以谈判的方式就马岛的主权归属问题达成协议。
然而英国方面提出将马岛主权还给阿根廷,但马岛的行政权暂不归还。英国为自己的行为给出的理由是:尽管马岛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阿根廷,但岛上居民主要是英裔移民,如不给予岛上居民自治权就是变相在制造一个新的殖民地。说白了英国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就是在承认马岛主权属于阿根廷的同时仍要求保证自己在马岛的石油、渔业等方面的利益,而无法接受这种条件的阿根廷于1977年停止了与英国的谈判。
1979年英国由于经济不景气需要缩减政府预算,于是英国再次秘密就移交福克兰群岛而和阿根廷进行谈判。这种旷日持久的谈判一直持续到1982年2月还在进行,不过阿根廷国内已越来越厌倦这种日复一日毫无结果的谈判。这时阿根廷的加尔铁里军政府正因为糟糕的国内经济形势面对民众越来越强烈的反对: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
同年阿根廷人的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在这种形势下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以加尔铁里为核心的阿根廷军政府寄希望于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1982年3月19日一群阿根廷当局雇佣的废五金商人强行登陆了位于马岛以东1390公里处的南乔治亚岛。这些人在南乔治亚岛建立了营地,还升起了阿根廷的国旗。
英国皇家海军的坚忍号破冰船被奉命去拆毁这个营地。坚忍号的武装程度仅有2挺20毫米厄利孔机炮,另外搭载着两架黄蜂式直升机,还带着一个排的陆战队。然而阿根廷海军已抢先放下100名士兵登陆,所以坚忍号最终只好无功而返。阿根廷海军司令霍黑·阿那亚制定了登陆马岛的“罗沙里欧作战”计划:3000人的两栖登陆部队凭借压倒性的优势兵力包围马岛上驻守的寥寥无几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与当地警察。
占领成功后阿根廷两栖登陆部队应将岛上之战俘与居民驱逐出境。占领部队应于48小时内完成撤回原驻地的任务。在此之后马岛最高行政官将改为军事总督,同时岛上还将配署500名宪兵进行军事统治。尽管种种迹象已表明了阿根廷方面的意图,但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拉美组直到3月30日依然认为战争不会马上到来。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命令阿根廷军队全面占领马岛。
由于英国方面在马岛的防守力量相当薄弱,所以阿根廷军队仅遭遇轻微抵抗后就占领了马岛全境。阿根廷方面从一开始就误判了英国在此事上的决心。二战后的英国早已不是当初傲视全球的那个大英帝国了。马岛战争爆发时英国昔日遍及全球的殖民地早已纷纷独立:1947年8月15日原英属印度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国家,印度周边的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也相继独立。
从此英国实际上已由当年傲视全球的大英帝国沦为二流国家。1951年埃及政府在宣布废除此前同英国缔结的条约后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从此英国失去了对这一国际贸易航线关键节点的控制。在随后爆发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美、苏这两个新兴的超级大国很难得地出奇一致地表示反对这场战争,因为只有进一步削弱英、法这两个老牌霸主才能真正构建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
此时正在争夺世界霸权的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都希望趁机给予没落的老牌帝国最后一击。1956年11月2日美国在联合国大会提出了一项旨在要求英、法停火的决议。然而美国提出的这项决议并没使英、法立即停火。美国见英、法两国不给面子就停止了对两国的经济援助,同时在国际上大力挤兑英镑。在美国的挤兑打压之下仅仅一天时间英镑就贬值了15%。
这边美国的态度相当强硬,那边苏联也在催促英、法从埃及撤军。最终英、法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施压下不得不从埃及撤出军队。到了这年12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汉弗莱同意支持英国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款。至此美国已成为西方世界的财政主人:美国牢牢控制着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自己的进出口银行。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期间美、苏两强一唱一和着实把英、法这两个老牌霸主坑了一把。
此后无论英国自己或是国际社会都已认识到英国早已不是和美、苏这样的超级大国同一级别的国家了,不过英国的衰落依然没有就此止步:1957年3月6日英属殖民地黄金海岸宣布独立并改国名为加纳,成为了黑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由此开启的示范效应迅速在整个非洲广泛传播并引发了英国殖民体系的全面崩塌。英国不仅失去了大部分海外殖民地,同时英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处于下降趋势。
1958年西德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1970年后日本超越英国和西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殖民体系的坍塌、经济地位的下降使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一些国家开始对英国渐渐有了轻视之心。既然英国方面早已放弃了绝大部分殖民地,那么为马岛这样的弹丸之地大动干戈的可能性在阿根廷方面看来似乎也并不大。
即使英国方面当真不惜为了马岛大动干戈,那么阿根廷也自信可以凭借地利优势对其进行压制。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在马岛战争之前身为超级大国的美国曾被越南利用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打败过。就在马岛战争打响时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正深陷于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之中。如果仅仅从地理位置上而言:与马岛近在咫尺的阿根廷在战略补给线上远远短于英国,似乎应该具有更高的作战效率才对。
然而实际上阿根廷在整场战争中的作战效率是极为低下的。正当阿根廷政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议会的授权下抽调海军总兵力的2/3组成远征军不远万里前来和阿根廷争夺马岛。已放弃绝大部分殖民地的英国为什么在这时却要不惜为马岛这样的弹丸之地而战呢?事实上在当时恐怕没任何人会想到英国要为这几个小岛决心打一场战争。
当时绝大多数英国人甚至压根就不知道马岛在哪儿,更不用说为远在天边的几个弹丸小岛打一场战争。不过这时的英国政府实际上除了开战之外也没更好的出路:殖民体系的坍塌、经济地位的下降已使英国在国际上的威望大为削弱。如果英国放任阿根廷对马岛的占领,那么今后就更不会有人把英国放在眼中了。马岛战争实际上成为了英国这个没落中的老牌帝国挽救自己最后一点余威的战争。
当时由玛格丽特·撒切尔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在英国国内正经历着英国公众的责难,所以撒切尔政府其实和阿根廷的加尔铁里政府一样希望把公众的政治视线引向海外。马岛战争的爆发其实在客观上为撒切尔政府提供了一次摆脱国内民众责难的良机。英国如此大动干戈的行为已超出了阿根廷方面的预料。从一开始阿根廷就对英国会选择开战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所以阿根廷方面对战争并没进行充分的准备。
直到英国海空军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家门口时阿根廷人还感觉这场战争犹如凭空从天而降一般。阿根廷方面甚至没在马岛建一个可供战机起降的临时机场,因此当战争爆发后英军轻而易举就掌握了马岛海域的制海权与制空权。看似是主权领土之争的马岛战争在阿根廷方面其实更多是为了转移国内视线、缓解国内经济政治危机的一次障眼法。在马岛战争前阿根廷和英国都处于衰败过程中。
相比之下英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阿根廷则直接由昔日的发达国家沦为了发展中国家:1908年的阿根廷是世界第七经济大国,人均收入与德国比肩。然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国家的高速发展掩盖着潜藏的问题:大地主寡头垄断了广袤的土地,使阿根廷的财富集中现象比美国严重得多,也使其在单一出口的老路上越走越远。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波及了几乎所有世界主要大国。
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可以用来购买阿根廷的农牧产品的资金严重缩水,大家都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阿根廷的农牧产品出现严重滞销。1930年何塞·费利克斯·乌里武鲁在军事政变中推翻了对大萧条束手无策的伊里戈延,由此开启了阿根廷军事政变的历史大幕,在此后的十年中阿根廷一直由军政府执政。就在战争爆发前的1981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高达600%以上。
与此同时阿根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达11.4%,制造业产量下降为22.9%,薪资增长却只有19.2%;国内得到越来越多支持者的工联决定发动长期性大罢工,执政的军政府受到人民的唾弃与憎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内部都不团结的国家却指望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还谈什么人和呢?内部问题重重的国家妄图依靠战争手段缓解国内危机最终只能是内外皆输。
现代战争绝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两军对垒,而是两国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国际舆论影响、国内民众的支持、后勤补给、情报渗透等等都会影响到战争的胜负。阿根廷和英国方面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事实上双方在组织管理上同样相去甚远:当皇家海军特遣舰队在开赴马岛途中完成编队、补给和训练的时候阿根廷军队甚至无法向马岛运送足够的补给维持岛上两万多阿军的正常作战。
马岛战争期间双方除了正面战争的对抗之外还在外交上进行着一场博弈。双方都希望在国际上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站在自己一边,然而在这场博弈中阿根廷就像正面战场上一样遭遇完败。当时的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是在美国的扶植下得以上台的,因此他执政时期一直奉行亲美政策。加尔铁里在决定发动马岛战争前曾和美国进行过沟通,而当时美国表示对阿根廷和英国的矛盾持中立态度。
阿根廷的加尔铁里政府尽管奉行亲美的外交政策,不过当时的阿根廷与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关系也还不错:那时阿根廷是苏联粮食的主要出口国——每年都会有大量阿根廷小麦运往苏联。就在攻占马岛的第四天阿根廷与苏联签订了核协定及贸易、渔业协定:苏联向阿根廷提供浓缩铀,阿苏将在马岛周围联合开采石油、在周围水域联合开发渔业资源,允许苏联派大规模渔船进入马岛水域作业......
正因为与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都还不错,所以阿根廷在马岛问题上才会如此自信。阿根廷认为:一旦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即使不帮助自己,也至少会保持中立,而苏联则一定会站在自己这边。长期以来美国一向将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视为自家后院,然而美国在阿根廷和英国之间其实还是更倾向于英国。美国和英国同属英语文化圈国家,而英国在二战后的外交政策也是唯美国马首是瞻。
马岛战争爆发后撒切尔夫人和美国总统里根举行了会谈。会后美国放弃中立并向英国提供情报支持。在美国的影响下北约各国都采取了暗中支持英国的立场。尽管北约各国没公开介入马岛战争,可实际上都暗中为英国提供资金、武器及情报等支持:法国当时就把自己的飞鱼导弹参数提供给了英国。西德、加拿大等北约国家也都和法国一样在暗中支持英国的行动。
因为马岛战争发生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时期,所以作为与北约对立的苏东阵营国家自然会站在阿根廷一边。苏联以及东德、波兰、阿尔巴尼亚、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华约国家均表示支持阿根廷。由于华约阵营在南美地区缺乏军事存在,所以阿根廷并没得到多少华约的武器支持,不过华约方面为阿根廷提供卫星侦查情报方面的支持。
马岛战争期间苏联的宇宙1411号侦察卫星发现了英国42级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远离航母。苏联方面将这一信息及时通知了阿根廷,于是阿根廷出动两架超军旗攻击机击沉了谢菲尔德号。当时除了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国家之外绝大多数拉美国家也站在阿根廷一边,不过这种支持更多只是精神上和舆论上的支持。总体上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得到的外部支持是远远不及英国的。
1982年4月30日英国海空军完成了对马岛周围200海里范围内的海上和空中封锁,剩下的便是对困守在马岛上的阿军进行“瓮中捉鳖”。5月21日英军开始在马岛登陆,虽然连遭猛烈抵抗,但还是在6月14日占领全岛。眼见大势已去的加尔铁里只好电令马岛驻军投降,至此历时74天的马岛战役以阿根廷的失利结束。马岛战争的结束并未终结英国和阿根廷围绕马岛地区的主权争端。
阿根廷在马岛战争中损失了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11 艘舰船(沉5伤6)、100余架飞机。马岛战争失败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让原本就备受经济困扰的阿根廷更是雪上加霜。国民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生活水平下降、军费开支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阿根廷本来就缺乏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一旦无力购买国外先进武器必然使其军事实力呈直线下降趋势。
由于马岛战争失利而使军政府颜面扫地,民选政府重新上台执政。新成立的民选政府随即通过固定汇率、放开商业管制、实行私有化、拆除贸易壁垒等手段重振阿根廷经济。应该说这些措施还是一度取得了成效的,然而在1998年——我们中国人应该比较清楚这个年份,因为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地区行使主权的第二年就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
当时中国政府沉着冷静地处理好了这次金融风暴。也许我们难以想象的是这场被称为亚洲金融风暴的危机事件居然也波及到了远在大洋彼岸的阿根廷:阿根廷汇率缺乏弹性、严重依赖外资的弊端在这场危机中暴露无遗,引发了外资撤出、出口崩溃、大量企业破产的危局。在经历这番打击之后阿根廷的经济形势更趋严峻:截至2018年阿根廷外债已高达2310亿美元,在2018年上半年阿根廷比索贬值幅度已超过50%。
在这样的形势下阿根廷的军费开支一路缩水到南美最低水平:到2011年阿根廷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已减少到0.87%,创造了历史性记录。事实上就是这有限的军费开支中有70%左右是用于官兵的工资薪水以及部队的日常运行,也就是说能用于购买新式武器的连军费总额的30%都不到。直到2016年阿根廷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才勉强增加到0.96%。
2015年11月30日阿根廷空军宣布所有“幻影”战斗机退出现役,A-4AR“天鹰”也被无限停飞,阿根廷空军就此“重返螺旋桨时代”。2019年5月份接受5架法国的二手“超级军旗”舰载战斗轰炸机后阿根廷空军才重回喷气式年代,不过阿根廷空军目前在国际上的水平的确不敢恭维:目前阿根廷可以实际升空作战的飞机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完,就是这数量有限作战飞机都还是平均使用年限超过40年的。
2015年美国《战斗机》杂志就曾报道:“阿根廷有些飞机连雷达告警器、曳光弹发射器等自卫装备都没装。”阿根廷从法国引入的5架“超级军旗”不仅是法国已淘汰的二手货,而且“超级军旗”这种机型早在37年前的英阿马岛战争中就已不是什么先进机型了。事实上阿根廷空军在南美大国中早已是落后空军——实力甚至已远远落后于1982年“马岛战争”的水平。
如今阿根廷三军总兵力7.89万人、准军事部队3.7万人,加起来还没英国陆军多,即使动员全国预备役部队也不过37.5万人,军费开支几乎是南美最低的国家,随着1993年五月二十五日号航母的退役阿根廷已成为无航母国家,迄今为止没任何航母重建计划。和1982年一样如今的阿根廷仍存在深刻的国内问题:今天的阿根廷仍是一个高通胀率、贫富差距极大、贪腐成风的国家,这样的国家会有什么战斗力呢?
如今的阿根廷要靠自身的军事实力重夺马岛无异于天方夜谭,不过通过政治谈判的形式取得马岛的主权却并非不可能——事实上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诉求还是有很多支持者的。据英国《卫报》2016年3月29日报道: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判定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位于阿根廷领海内。阿根廷对联合国这一表态表示欢迎,但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围绕马岛的争端并未得到解决。
2013年6月6日出席第43届美洲国家组织大会的多数成员国表示支持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归属权问题上的立场。巴西、委内瑞拉、乌拉圭、秘鲁和智利等南美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上声援阿根廷外长黑克托尔·齐默尔曼。这些拉美国家认为英国无权就马岛问题单方面采取行动,呼吁为福克兰群岛主权归属问题寻求和平、快速的解决方案。
目前加拿大是唯一强调应尊重福克兰群岛居民自主选择的美洲国家。相比之下美国仍一直延续着一贯的暧昧态度:美国与英国之间存在着特殊的外交关系,然而美国与拉美国家之间也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美国始终拒绝在马岛问题上正式表态。表面上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是持中立态度,然而实际上美国仍是倾向于英国的,只不过顾及与拉美国家的关系才不好公开表态。
2013年3月10日福克兰群岛就“作为英国海外领土的福克兰群岛是否应当保留现有的政治地位”举行了全民投票。最终总计1517张有效票中只有3张是否定票。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自1833年以来英国就持续占领并经营着马岛,所以时至今日岛上岛上居民多以英裔为主。这些人在英阿之间的主权争端中自然更倾向于英国。如今马岛依然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下,而阿根廷也依然不断就马岛主权提出声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