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创始人彼得·彼得森在自传中总结自己的人生,“回望过去,我遇到的机会最后都成了二选一的题目:眼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而我的选择都是长远利益。”
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长期主义者,投资也是如此,买股票表面上看是买入凭证,本质上买的是股票背后的企业。
企业家不会觉得业务一两天或者一两年就实现爆发性增长,通常都是长年累月经营,希望在长坡雪道上越滚越大。
为什么要长期投资
经济学告诉我们,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终将反映在价格上。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股市,股票价格终将反映价值,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长期终价值终将反映到股票价格上。
短期股市波动特别是每日股价涨跌只是噪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干扰信息。有些人今天买了股票,明天就希望它涨起来,这怎么可能实现。
因为国家要进步就少不了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是最活跃的市场主体,而其中上市公司又是企业中的优等生,特别是上市公司核心企业代表国家稀缺资产,只要我们耐心等待,时间就是这些好企业的朋友。
但长期道路注定不平坦,投资者要承受极大考验,特别是遭受系统性风险,即使是核心资产无法幸免,这也是普通投资者很难长期拿得住的原因。
当今的超级大牛股伯克希尔,股价上涨了2.8万倍,历史上却出现三次回撤超过50%。白酒龙头茅台,作为A股大牛股,2008年股灾回撤63%,2013年因为塑化剂事件和八项规定,回撤了55%。
这些大牛股都经历过近乎腰斩的下跌,普通投资者很难承受,毕竟在很多人看来,炒股是为了赚钱,只要股市稍微波动,吓得赶紧操作。就像彼得·林奇说,三根阳线改变信仰,一根阴线打回原样,即使什么都没有发生。
然而股神巴菲尔面却不这么认为,“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以及“我们喜欢持有的时间是永远”。他“宁愿要一个跌宕起伏的15%回报率,也不要一个四平八稳的12%”。这让他可以长时期坚持于那些伟大的投资机会。
所以我们要树立长期主义,要拿得住、拿到稳,对于基金持有人更应该如此,因为基金购买的基本上是A股的核心资产,作为普通投资者能做的就是等待和耐心,价格终将反映企业的价值。
长期投资在A股更合适
长期主义在A股更有意义,因为A股目前还处在半有效市场,股市价格很难在短期反映到价格,通常都会长期处于横盘或者下跌状态,是典型的熊长牛短特征,更加需要坚持。
那有人说,A股上证指数2009年为3400点,13年过去了还是3200点,你说长期投资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大家往往把上证指数作为代表,实际上当前的上证指数是一个失真指数,并不能代表A股,A股应该以沪深300、中证500的收益为基准,它们代表中国企业市值前800家企业,更能反映核心资产的收益。
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沪深300、中证500年化收益近9%,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益,可以媲美全球其他国家股市。而如果投资者选择了优秀的股票基金,这个收益可以达到12%左右,可以说收益非常可观。
那持有多久合适?
股票总是易变的,几乎没有理由期望股票的波动将很快减弱,但时间越长,年平均回报率的波动越小,投资者不应该低估时间跨度。
实际上大部分散户并没有享受到股市长期收益,大家不愿意慢慢变富,都希望赚快钱,更喜欢投资,毕竟很多人说,长期来说大家都死了。
那长期持有要多久?
根据2006-2019年的统计,买入持有3个月以上,有65%的概率赚钱;买入持有1年以上,有70%的概率赚钱;买入持有2年以上,有90%的概率赚钱,买入持有4年以上,有95%的概率赚钱;买入持有6年以上,100%的概率赚钱。
那在牛市高点买入要多久?
假如2015年高点(2015年6月12日)买入,上证综指会从5200点跌至到3421点,下跌33%,但是同期520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276只产品已在今年创出历史新高,平均涨幅近42%,正收益基金占比近93%。
假如2007年高点(2007年10月16日)买入的话,上证综指会从6100点跌到3421点,下跌43%,同期181只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有93只产品已在今年创出历史新高,平均涨幅为98.31%,正收益基金占比为98%。
投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选中优质的基金,然后长期持有,做时间的朋友。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所说,“天下勇士中,最为强大者莫过于时间和耐心。”
市场完全不可预测,我们既不应当指望它变得可预测,也不应当根据传统观念所引发的冲动做出投资决策。无论这些号召来自权威专家的头条,还是来自日常的希望和恐惧,它们通常会让我们关注短期,模糊我们对长期的认识。
“杜鹃不鸣当如何”?织田信长说“杜鹃不鸣则杀之”,丰臣秀吉说“杜鹃不鸣逗其鸣”,而德川家康的答案是“杜鹃不鸣待其鸣”。普通投资者应该多点等待、多份耐心,时间终会回报历经沧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