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将直达资金作为冲抵部分阶段性政策“退坡”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经济尚未全面复苏,但财政收支面临紧平衡。直达资金既能用好存量资金不过于加重财政负担,也更能“一竿子插到底”作用于基层民生,是积极财政政策体现好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适宜选择。
一方面,当下经济恢复态势仍待进一步巩固,需要政策继续提供必要支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GDP比2019年同期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年化增长率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经济恢复仍存在地区、产业恢复不均的情况。宏观政策仍需对经济恢复较为薄弱的环节给予支持,比如仍有生存困难的小微企业、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等。
另一方面,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将维持较长时间,须将钱花在“刀刃上”。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债务付息支出增速达27.4%,较去年同期提高22.8个百分点,债务付息压力明显加大。在此背景下,更要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一季度财政支出也明显在向民生倾斜。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同比增长较快。
在经济仍需政策支撑、财政收支“紧平衡”的情况下,直达资金是对冲阶段性政策“退坡”的优选。
首先,政策过渡阶段,直达资金在保障民生支出方面有明显优势。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去年疫情以来形成的重要经验,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阶段性政策“退坡”过程中,直达资金可高效弥补相关支出可能存在的缺口,保障政策连续性、稳定性。
其次,直达资金可以有效解决基层财政负担。据分析人士统计,受疫情影响较重的湖北省内地市州,以及湖南湘西、安徽六安、陕西渭南、广西柳州等地2020年当年预算收入增速均低于-20%,且下滑幅度较大。在今年基层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特别是许多地区需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情况下,直达资金可以解决地方隐忧。同时,直达资金使用的主要是存量资金,资金总量达2.8万亿元,不会对中央财政造成过多负担。
再次,应注意直达资金管理,确保资金用对地方。直达资金之所以要“直达”,就是为应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问题。在直达资金的使用过程中,需严格监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直达资金规范使用。
在阶段性政策“退坡”背景下,如何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不影响市场预期是一门大功课。直达资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对冲手段,但宏观调控政策正如一整盘棋,缺一不可。在财政政策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也要加强预期管理,就业优先政策要继续强化,才能筑牢经济恢复、高质量发展的底盘。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