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继珍珠奶茶之后,中国生产的抹茶也在日本引起关注。
却是因为抄袭和山寨。电视台曝光、协会指责,好不光彩。
看起来“小而美”的抹茶,为什么乱象频频发生呢?
作者|政雨
一、宇治抹茶山寨猖獗
最近,据日本电视台报道:多款宇治茶山寨产品,正在中国市场横行。
节目中显示,丸久小山园生产的一款“青岚”抹茶粉,正版和盗版的包装有明显不同。对产品进行冲泡,透过颜色深浅,肉眼就能看出差异。
日本有很多世代相传的抹茶企业,丸久小山园是其中之一,其公司常务表示:相似商品在中国各地可见,而且正在扩散中。
在某宝搜索宇治、抹茶粉等关键词,确实出现多种类似包装的产品。除此之外,还有若竹、五十铃等多款商品被山寨。
据了解,有些山寨产品是打着官方授权的名义在国内售卖,最早已经卖了3年,甚至销售到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这种状况的出现,在丸久小山园看来,不仅是公司危机,也是宇治抹茶的名誉危机。
京都宇治,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和长期种植积累的技术优势,是日本著名的抹茶产区。宇治抹茶好,是国内不少消费者存在的认知。
于是,频频出现商家打着宇治的名义,在国内售卖抹茶原料,强调其产品的正宗。
不仅是零售的抹茶粉,很多抹茶专门店也主打使用的是宇治抹茶,或者将“宇治”二字写到名字里,作为品牌标签,混淆视听。
而实际上,从2005年起,日本就出台了《原产地标示法》,规定进出口产品需表示产地来源,这很大程度上影响日本抹茶的进出口流通。有专业人士表示,“日本抹茶基本进不来,成本非常高”。
经过调查发现,在国内抹茶市场,山寨抄袭、以次充好、以绿茶粉充当抹茶粉等等乱象,十分普遍。
原因何在呢?
二、抹茶在中国,成也小众败也小众
太小众,缺乏认知
抹茶在国内市场,是很好的话题产品,骨子里刻着“清新”和“小而美”的标签。
而纯正抹茶偏苦涩的口感、以及高昂的价格,使大部分人难以买单。比如一支抹茶冰淇淋常常在20元以上,只能作为尝鲜品出现,很难带来高复购率。
过于小众的产品,导致大部分消费者缺乏鉴别力,给商家留下打信息擦边球的空子。
“绝大多数是消费者没有品味标准和鉴别能力,宇治作为标志性产地之一,消费者只能根据产地去判断和认知抹茶。”36matchart创始人杨林兴介绍。
今年5月,日本全家便利店推出一款新品冰抹茶拿铁。这款产品的包装被很多人讨论——为什么要用深黑色杯子?
有日本电视台进行调查并做了实验:将冰抹茶拿铁装进透明杯子中,阳光照射12个小时,绿色的液体变成了土黄色。
就是说,抹茶非常容易接触空气进行氧化。不管是抹茶粉,还是抹茶成品,都要尽量避光保存。
而从某宝上搜索抹茶原料,用透明罐盛装的产品竟十分流行。这反映出,很多从业者对抹茶品类的特性认知不足,良莠不齐的从业者素质,也造成生产加工环节的不规范。
太精细,技术要求高
实际上,抹茶并不是简单的绿茶碾磨成粉,其在工艺上具有极高的要求。
比如,抹茶种植需要遮荫覆盖,使茶叶持嫩性增加,才能形成油润鲜艳的绿色和特殊的“覆盖香”。同时在土壤改良、化肥施加上,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相比日本,目前在国内还有很大差距。
一个简单的例子,配合种植环节的需求,遮荫网需要提供准确的遮荫数据,才能保持对抹茶生长条件的监控。而目前国内生产的遮荫网大部分都难以实现,更不要说精细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整个抹茶发展的产业链都处于不够完善的阶段。
“抹茶很单纯,生长种植环节直接决定品质。原材料注定茶叶的价值,真正的田间管理才是做好茶的硬道理。但抹茶的种植技术门槛很高,抹茶教育在国内市场也是缺失的。”北川半兵衛负责人介绍。
太粗放,亟待标准严格化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国家对抹茶原料的相关标准并不明确。国外抹茶原料进口成本较高,在抹茶刚刚重回中国市场的时候,缺乏优质的抹茶产品,给了大量厂商以次充好的机会,以低成本的原料充当抹茶粉填充市场空间。”贵茶集团欧标抹茶品牌负责人梁倩莹说。
在对抹茶的管理规范上,2018年正式实施了《抹茶》新国标。但这只是定义了抹茶的基础标准,还难以达到对质量等级的审评。
国内具备实力的抹茶原料制造厂商,比如贵茶集团,都在制定内部质量标准,以符合供应需求。
在标准不够规范的前提下,也提醒品牌:在采购抹茶过程中,留意产品的生产信息。
以贵茶集团生产的优质欧标抹茶为例,配料只是“茶树鲜叶”,不会出现色素、香精等的原料。同时,纯正的抹茶粉色泽、香气、口感和汤色等,都与以次充好的抹茶粉原料有所区别。
三、抹茶的未来潜力,在餐饮渠道
实际上,如今日本盛行的抹茶,源头在中国。唐朝茶学家陆羽的《茶经》曾记载了抹茶的做法,并在宋朝出现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
而在近百年来,抹茶却是在日本完成了工艺的精进。
抹茶再次在中国引起关注,是在千禧年后,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烘焙类食品的添加中。
从2014年起,一批抹茶专门店出现,店内专门售卖关于抹茶的甜品、饮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带来抹茶的阶段性爆发。据了解,短短3年时间,仅在一线城市就开出近500家抹茶专门店。
而到了2017年,由于客单价过高,过于小众,加上连锁品牌的加盟管理模式问题,在消费者尝鲜过后,抹茶的这波疯狂再度落幕。
但据业内人士反映,近2年,抹茶专门店虽然不多了,但抹茶消费在增加——
随着新茶饮、烘焙产业的风口到来,抹茶作为一种食品添加,被广泛应用在餐饮渠道。这些产品的高频次需求,使得抹茶消费相当可观。
越来越多的行业人也认识到,抹茶要在中国进行大众化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作为食品添加,发挥其独特的口感价值和颜值特色。
“而要想实现每个人在家里冲泡抹茶,实现真正的大众化,还是要等到抹茶文化培养起来。只有情感连接、文化影响,才会有更多人喝。”北川半兵衛负责人介绍。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商务咨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课程咨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