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研究员,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消费新时代与金融科技、产业金融研究专家,广义消费金融、消费新时代、消费区块链等理论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畅销书作者,《消费金融论》《互联网消费金融》《实战理财:让你的财富滚起来》《股民随身宝》《区块链金融:技术重塑金融未来》《2016浙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等10多部消费经济、普惠金融畅销书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新闻媒体聘任的专家顾问、研究员、兼职教授、研究院(副)院长。近年来承担各类研究咨询智库项目200多项,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财经、中华工商时报等几百家媒体转载、采访和报道其学术观点,培训、演讲500多场,学员百万人次。
咨询热线(微信同号):18612399807、13980558726、13371739995
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实际是财产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具有流通、支付、汇兑、融资、信用、结算等功能。需要强调的是,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纸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不同的货币之间在互相兑换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1971年以前的金本位时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源于货币和经济不配套,导致经济衰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1971年发达国家陆续使用纯信用纸币代替金本位,在对抗经济危机曾经起到了较好疗效,但是纸币40多年来不断增发,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全社会信用扩张,资产泡沫日积月累导致资产价格崩溃,金融危机依然不可避免地周期性爆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智能硬件、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等创新发展和迅速普及,虚拟化、易分割、易传输、易持有、最好不被单一主体控制的加密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成为新的选择,并因比特币等爆款应用迅速得到热捧。
目前,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还处于研发过程中,将是技术驱动应对在线支付成为常态的无现金社会的有为之举。法定数字货币显然与微信、支付宝、网银等数字支付的“电子货币”,市场上的比特币类型的数字货币本质不同,电子货币技术含量更低,只是支付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改变,并和银行基础账户挂钩,并没有增加M2(广义货币)。比特币这类数字货币缺乏法律保护。
未来中国版的数字货币可能是人民币数字化、国际化,并且是应用了加密算法、密码技术、区块链技术、金融科技的复杂系统,将可能改变货币供给、管理和使用。(未来我们会增加稳定币USTD的分析)
加密数字货币的鼓吹者宣称,通过去中心化的安排,能避免政府干预,从而实现币值稳定和物价稳定。然而,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离得开货币政策的调节,这恰恰需要中心化的制度安排。这是所谓“数字(加密)货币”面临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