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3月,全国27个省份社保系统已经切换至全国统筹系统,其中包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北、四川、福建、河南、湖南、安徽、重庆、江西、陕西、云南、河北、广西、山西、天津、贵州、辽宁、新疆、甘肃、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和西藏等。
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消息,自2023年3月20日至4月10日,上海市社会保障系统将切换到全国统筹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降低社保系统停机期间影响,系统停机切换期间社保待遇能照常发放,其中包括:
一是,3月16日至25日的城保养老金统一提前至3月15日发放,3月下旬的居保养老金及相关待遇在3月22日前发放。
二是,4月份的养老金发放日期恢复正常。
三是,参保人员按月领取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
那么,31省份社保系统切换至全国统筹系统后,退休人员养老金会一样吗?
根据公开报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自1992年起开始逐步实施个人缴费制度,与此同时养老保险从县一级统筹起步,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
截至2020年底,全国31个省份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的省一级统筹,达到了以省一级统收统支为主,进而解决了省内各地区因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基金负担不均衡的问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截至2022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了10.5亿人,其中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4亿人、2.9亿人。
2022年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7.1万亿元,支出6.6万亿元,年底累计结余7.4万亿元。
自2022年1月起,我国开始实施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根据公开报道,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其目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旨在解决基金结构性矛盾。
二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将压实地方政府支出责任。
那么,地方社保系统切换至全国统筹系统,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具体有什么影响?
首先,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什么意思?
根据《“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内容显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指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其目的是解决因统筹层次低带来的制度不够规范统一、各地的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基金规模效应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够顺畅等突出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施,全国各地区养老保险制度将统一,养老保险基金将实现统收统支。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之后,通过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基金管理、经办服务、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整体保障能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更好地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为参保企业和参保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其次,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不是意味着退休人员养老金会一样?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仅仅是针对全国各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统收统支,确保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的安全平稳,并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和运行。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行为的发生,比如说欺诈骗保、套保或挪用贪占等行为。
根据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规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的高低,主要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次相挂钩,养老待遇的核定遵循着长缴多得和多缴多得的原则,因此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
因此,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并不是意味着退休人员养老金一样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高低,还是与个人缴费年限,缴费水平等相关联,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与此同时养老金的调整采取的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原则,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时,上涨的金额也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
最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对个人具体有什么影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消息来看,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好处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可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调剂,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全国所有地区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二是,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可以实现全国31个地区养老保险政策的统一,比如说现阶段绝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已经统一为16%,但是仍旧存在部分地区并未统一标准。
三是,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以及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将可以实质性地减少参保人员的跑腿次数,参保人员线上就可以完成养老保险的登记、转移以及社会保险待遇的领取。
四是,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将切实减少各类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行为的发生,进而保证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平稳运行,进而维护了广大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评论,感谢您的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