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不少朋友对于天坛五元纸币购买力文章特别关注,并且发消息询问当时的货币有兑换率之分,今天,笔者特此对近代货币兑换率问题,进行阐述。就算物价篇的拾遗吧!
“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节选自鲁迅《祝福》
虎妞的首饰与好一点的衣服,都带到棺材里去。剩下的只是一些破旧的衣裳,几件木器,和些盆碗锅勺什么的。祥子由那些衣服中拣出几件较好的来,放在一边;其余的连衣报带器具全卖。他叫来个“打鼓儿的”,一口价卖了十几块钱。他急于搬走,急于打发了这些东西,所以没心思去多找几个人来慢慢的绷着价儿。“打鼓儿的”把东西收拾了走,……他坐在了炕沿上,又掏出支“黄狮子”来。
随着烟卷,他带出一张破毛票儿来。有意无意的他把钱全掏了出来;这两天了,他始终没顾到算一算账。掏出一堆来,洋钱,毛票,铜子票,铜子,什么也有。堆儿不小,数了数,还不到二十块。凑上卖东西的十几块,他的财产全部只是三十多块钱。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文三儿很不以为然以前是皇上,后来是北洋政府,再后来是国民政府。以文三儿的个人经验来看,国民政府在的时候,他拉散座儿一天最少能挣三毛钱,合六十九个大铜子儿,那时一碗馄饨五个大子儿,三个麻酱烧饼六个大子儿,加起来十一个大子儿,合法币才五分钱,五分钱就能凑合一顿饭,每天除了吃还能节余个一毛多钱,这还是最挣不着钱的时候,要是运气好,赶上拉包月,吃住都在主人家,那就挣得多了,主人赴饭局,按惯例要给车夫两毛的车饭钱。就说陈掌柜吧,他是个交游广泛的人,每天晚上不是有饭局就是去朋友家打麻将,这样的额外收入加上工钱,文三儿每月就能有二十多块钱的收入,做个车夫,这已经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节选自都梁《狼烟北平》
笔者在刚开始收藏市,脑子也比较混乱,近代以来,一分钱是不是一文钱?
后来通过阅读,才得知,圆角分的货币体系知道1933年废两改元在正式确定,
而在这之前还通行好几种货币体系
首先笔者要讲一下,什么时期,流通什么货币
1900年开始,广东开铸铜圆,每枚当制钱十文,同时铸造银币以驱逐外国银币
1900年-1912年
货币体系:铜钱---铜圆---银辅币(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的银角)---银元(龙洋/鹰洋)/银两---银票(户部官票)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民国建立,铜钱使用受到了冲击
1912年-1927年
货币体系:铜钱(少量出现)---铜圆---银辅币(面值一角、贰角、中元的银角)--银元(袁大头/孙小头/鹰洋)/银两---银行发行的纸币(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各种商业银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货币体系并未发生更变,只是“海关金单位兑换券”发行(也就是关金券),为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海关收税的计算单位。
1933年废两改元,铸造孙像帆船银元,标志“圆-角-分”货币体系正式建立,
1933年-1935年11月
货币体系:铜圆---银辅币(面值一角、贰角、中元的银角)--银元(帆船银元为主)---银行发行的纸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及各种商业银行)
1935年11月开始实行法币改革,同时铸造半分一分铜辅币与五分、十分、廿分、半圆镍辅币。将白银收归国有,理论上讲,从1935年开始,银元不能作为货币进行流通,但是由于法币政策执行不彻底,银元依旧可以流通,并作为军队军饷的主要发放形式。
1935年11月--1949年
货币体系:铜/镍辅币--银行发行的纸币(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1943年之后只有中央银行拥有发钞权)本文今天所述均为1935年法币改革之前货币兑换比率,1935年以后的货币兑换比率将在下一篇文章表述
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的《国币条例》
均以十进,每圆十分之一称为角,百分之一称为分,千分之一称为厘,公私
兑换,均照此率
这个兑换率比较好理解:1元=10角=100分
而当时辅币基本是当十铜元,也就是说方式人们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是把银元兑换成铜圆,游客个拿着一枚银元去买菜小商贩都找不开零钱
银元兑换铜圆的兑换率
当十文铜圆在1900年发行之初兑换银元的比例是100: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通货膨胀的因素,铜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和银元的兑换比例约为250-350枚铜圆兑换银元一枚。
而当时的钱庄或者银行也每天贴出铜圆与银元的兑换率,按照银元兑换比率高低称为“洋长洋短”(洋长即为银元兑换铜元比率高,洋短即为银元兑换铜元比率低)
也就是说,五枚银元的月薪等于1500枚铜圆左右。基本也就等于当今1800的基本工资。
那么银元兑换纸币呢?
一般来讲民国政权(包括北洋广东和各个势力)在开始发行纸币的时候,都答应能直接兑换现银,既一元纸币兑换一元现银。当这个政权势力能大致实现兑现时,这个政权的纸币和银元兑换差价不大,基本是一元一角纸币兑换一元银元的样子。但一旦政权动荡无法兑现时,纸币就会立刻崩盘。(这也就是为何纸币印有“凭票即付”的字样)
根据笔者查找资料发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工资水平如何呢?
《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作者陈存仁则毫无顾忌地说自己在上海当见习医生时,每月薪资虽只8元,但袋中常有铿锵的银元撞击声,使他气概为之一壮,外表飘飘然,“第一个月,吃过用过,口袋中还剩下五块钱。”
《银元时代生活史》也有类似记载:二十年代的上海,大米1担3到4个银元,****牌烟一包3个铜板,剃头8个铜板,绍兴酒1斤1角钱,臭豆腐干1 个铜板买两块。拿了1块钱稿酬,请六七个同学去吃茶,茶资8个铜板,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也才花去20多个铜板。《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则提到: 1929年,每块银元兑换两三百个铜板,一两个铜板可以换一只鸡蛋。
如此同时,新成立的上海市公共安全专家局,巡警月薪10至13元,巡长16至18元。《银元时代生活史》一书也披露:上海卫生局的一名科长,月薪也不过30元。
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 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 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 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原文中的“石”,应为两百斤;1包面粉,应为44斤。
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和《上海工人运动史》披露:1927年在上海,二号梗米1石14元,面粉1包3.30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北京【当时叫北平】1930年,每百斤麻油和鸡蛋的价格约为20元,每斤棉花和猪肉约为3角钱,1斤鲤鱼不到5分钱,1斤煤油的零售价则长期保持在0.10~0.15元之间。
据孟天培、甘博《二十五年来北京之物价、工资及生活程度》,1912年的北京,一块大洋能买60斤普通大米,也可以供6个人去东来顺吃一顿羊肉火锅。
据香港名医陈存仁《银元时代生活史》,在1914年的上海,一块大洋能买44斤大米,也可以供5个人去中档的西餐厅吃一顿西餐。
据玉昆《广州近郊的生活》,1931年的广州,一块大洋能买25斤大米或者20斤豆角。
另据魏树东《成都地价与房租之研究》,1937年夏天的成都市区,一块大洋能买16斤大米,或者17斤面粉,或者5斤猪肉,或者40个鸡蛋,或者45斤大葱,或者47斤包菜,或者5斤白糖。
从地域上看,上海、广州等城市的粮价较高,大洋的购买力相对低一些,《鲁迅日记》记载,在北京一块大洋能买五六十斤大米,后来去了上海,一块大洋只能买20斤大米。
从时间上看,粮食价格越到后来越贵,大洋的购买力也就跟着越来越低。例如同样在北京,1915年一块大洋能买20斤面粉,到了1925年,就只能买12斤面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