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报】
受疫情影响
网课兴起
孩子们天天都要用电脑
有时还要用家长的手机刷这刷那
部分家长对此并不在意
觉得孩子不过是上网课
针对小学生的网络诈骗
不存在的
我家孩子怎么可能会被骗呢
他还小,又没钱
殊不知
人人喊打的电信诈骗,
已经向小孩子“下手”了
各位老师家长
这几类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请务必提醒孩子
↓↓↓
免费皮肤、高级装备的
“大陷阱”
现在很多孩子玩游戏,特别在意游戏角色的“皮肤”。于是有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孩子单纯的思维,以及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还有的骗子通过虚拟账号交易、虚拟货币交易、免费送游戏福利等理由实施诈骗,骗子往往在游戏内先物色目标,寻找想出售游戏装备或账号的人,添加好QQ或微信,随后提出大家去一个第三方平台交易。还会指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注册、在指定的交易平台进行注册,后以提现失败等为由要求继续转账。
红包返利的
“杀鱼盘”
3月25日,河南焦作的梁女士称自己11岁的儿子在家上网课时玩手机,加了一个陌生网友,听信对方忽悠,参加了一个“双倍返利”活动,然后孩子拿着她的手机就给骗子转账。
期间,河南省反诈中心民警给孩子打了四次电话,告诉他遇到了电信诈骗,但是骗子威胁他挂断民警的电话,不然就不给他退钱,害怕的他后面两次直接挂断了反诈民警的电话。
等梁女士发现过来拿手机的时候,孩子还在给对方转账付款,前后5个多小时共转给骗子7万元。
像这样“双倍返利”的诈骗手段,已有多名孩子受骗。
骗子通过某短视频网站、微信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很多小学生就会信以为真,被拉入群。
骗子先以高额利益为诱饵吸引,然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骗钱,当骗局被识破,就马上将对方删除或拉黑。
假借破解“防沉迷”
骗钱财
现在很多孩子们在家时间多,想玩游戏却又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总想找个办法破解。于是骗子就以解除游戏防沉迷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进而对绑定银行卡财产实施转账、骗取钱财。
假明星发
“假福利”
之后对方以“手续费”“激活费”等各种名义,又让小磊转了200元、9999元不等,最后还让小磊删除聊天记录,说会通过支付宝打款给他。几天后,小磊爸爸发现账户中钱少了,一问究竟后向公安机关报案。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们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
骗子看准青少年对事物辨别能力不高的特点,通过伪造后援会或是明星本人社交账号等的方式,来对追星族进行电信诈骗。
近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展情况。
国务院联席办会同各成员单位,
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
与防范治理深度融合,
全力构筑防止群众被骗的“防火墙”。
一年来,
国家反诈中心直接推送全国预警指令4067万条,
各地利用公安大数据产出预警线索4170万条,
成功避免6178万名群众受骗。
公安部继续保持严打高压,
各位家长也要保持警惕,
这些反诈提醒请收好👇
网警提醒
一要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二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骗教育。对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三是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或修改密码,不要将支付APP设置为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最后,家长们有时间也请放下手机,多多陪孩子学习、读书、玩耍,用充实的生活代替玩手机。一旦发现孩子被骗,请立即保留证据,报警处理!
狡猾的骗子将目光瞄准了孩子,
因此提醒各位家长,
赶紧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
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反诈知识。
本文来源|综合自公安部网安局、公安部刑侦局、首都教育(ID:bjedunews)、微博@西部决策等
责任编辑|王佳实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