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商投资造车已经不是新鲜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对冤家便是许家印、贾跃亭。如今,贾许二人的纷争再度升级,进入第三轮博弈。
据悉,FF已经将恒大方面委派的出纳及财务审查工作人员驱逐出公司,而恒大方面则已针对此种违约行为向仲裁机关提出反诉。在仲裁与反诉之间,双方战火再度升级。
贾许二人的恩怨,由来已久。
时间往回拨到2017年12月,恒大集团旗下某基金投资了FF注册于开曼的离岸公司,金额约为3亿美元,投资协议签署前后,就先支付了1亿美元的资金。为了争取到续命FF的关键一笔,贾跃亭将FF的估值从80亿美元降至不足15亿美元,首次接触,恒大便用3亿美金间接持有了FF的20%股权。这是救命钱,贾跃亭知道这钱必须要争取,吃亏被抄底又能如何?
2018年4月,FF关联公司睿驰汽车以3.641亿元的底价竞得了广州南沙区601亩的工业用地。虽然当时恒大不予承认、也不否认拿地与自己有关,但圈内人早已看出端倪——许家印就是贾跃亭背后的"秘密金主"。
水落石出,"联姻"的真相终于在6月25日浮出水面。FF官方宣布,恒大健康以67.46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了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权,而Smart King全资持有FF香港与FF美国,恒大由此一跃成为FF第一大股东。随后便是"蜜月期",许家印的洛杉矶视察,二人相视而笑、许家印为FF91伸出大拇哥的画面仍历历在目,恒大则在公司名称、人事变动等方面动作频频。
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在秘密角力,比如8月14日"恒大人"召开的恒大FF揭牌仪式发布会,作为牵手后的首次发布会,不仅FF方面未派出任何代表,就连贾跃亭微信和FF官方也并未发声,"拒绝点赞"之意明显。
贾许战火不断升级
终于,纸包不住火了,短短百日,贾许二人便正式开撕。
第一轮,是FF申请仲裁,恒大健康用公告予以回击。FF提出仲裁的原因是恒大不予支付后续7亿美金投资款,要求剥夺恒大作为股东享有的有关融资的同意权,并解除所有协议;恒大则强调7月FF称8亿美元基本用完,要求恒大再提前支付7亿美元,于是恒大与贾跃亭签订了补充协议,同意在满足支付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支付7亿美元,但显然,恒大并不认为FF已经满足其支付条件。
第二轮,是仲裁紧急救助结果公布后,作为仲裁对立面的贾许二人却同时官宣胜利。贾跃亭"胜"在获得对外融资权,许家印"胜"在拥有FF不超过5亿美元新融资的优先购买权,各执一词,贾许二人上演了罗生门。
近日,第三轮也正式开撕:FF停止出纳员以及恒大相关财务审查人员相关工作;恒大则提出仲裁全面反诉,要求贾跃亭和合资公司履行合约。根据律师意见,仍处仲裁期间的FF有义务继续履行争议合同的条款,擅自停用恒大委派的出纳及财务审查人员将被认定为违约事实存在。
贾许之间的"战火"仍在不断升级中,而这段脆弱的"联姻"恐怕也不会有真正双赢的结果出现,那么审时度势一番后,贾许二人将谁赢谁输?
贾跃亭:败局已定还是等待奇迹?
毋庸置疑,在老赖名号加身、无法回国的失信形象影响下,贾跃亭的困境一直以来都是断裂的资金链条,现在看来,许家印的救场也将无法继续。按照恒大发布的公告内容来看,5月25日支付的8亿美元在7月已经被FF消耗殆尽,贾跃亭的烧钱速度了得,而正处在量产交付的关键时刻,连厕纸都无力供应的FF如何造车?
进一步看,多行不义必自毙,贾许之战再一次加深了贾跃亭老赖的资深程度,这当然给前途未卜的FF继续加大融资难度,无论是众筹、还是期待下一个张家印、李家印出现,在贾跃亭的信用负值面前都已是天方夜谭。即便新资方真的奇迹般的出现,仍处仲裁官司期间的许家印自然也可依法行使优先购买权,继续让贾跃亭无钱可用,这种情况下,若许家印不想放弃面子轻易了结此事,相当于给FF判了死刑,至少也是死缓。
退一步看,另一个奇迹出现,贾许二人冰释前嫌,看似梦幻的最优场景下,贾跃亭却也将面临"净身出户"的威胁——因量产交付方面的对赌协议,贾跃亭极有可能在2019年第一季度失去对FF的实际控制权,除非贾跃亭可以用那个废弃的轮胎工厂,在多位核心技术高管和联合创始人离职后,用5个月时间完成原本9个月都显得紧张的计划。
败局已定为时尚早?或许只有更大的奇迹能救活贾跃亭了。
许家印:偷鸡蚀米还是得已偿失?
虽然在FF生死攸关之时许家印成功抄底收购了大量股权,但造车业务的停滞不前,FF的前途未卜已经让许家印损失严重,8亿美元迅速蒸发殆尽以外,由于恒大从房地产业务向汽车等高科技领域战略转型的计划受阻,此前顺风顺水的股价急转直下——贾许决裂的消息给恒大健康至少带来了12亿美元的市值蒸发。
且不说投资20亿美元对许家印来说或许只是"零花钱",依靠汽车产业继续跑马圈地也是重要目的,而FF也只是恒大用以布局高科技领域的一颗棋子罢了,但由于投资布局的转型利好消息曾让恒大健康股价市值暴增100亿美元之多,许家印即便决定不再继续趟浑水也已赚得盆满钵满。
依靠股价得已偿失,甚至仍有盈余的许家印显然在这场战争中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