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天源浴场所在的5层临街楼房已改头换面
位于友谊西路的天源浴场曾经营多年,去年4月突然关门,老板不知去向,众多消费者会员卡内的余额无法退费。
浴场关门 会员卡余额无法退费
王女士是河北人,从事外贸工作,前些年经常来西安出差。2017年年底的一天,在朋友的热情推介下,王女士在天源浴场办理了一张会员卡,一次性充值5000元。持会员卡在浴场内不仅可以进行各种消费,还能享受不小的优惠。去年3月份,王女士因为工作原因暂调外地工作一年,直到今年春节前夕,她才再次有机会来到西安。到西安后,让王女士吃惊的是,此时的天源浴场已经人去楼空,公司的联系电话也打不通了。想起之前办的会员卡,余额应该还有2000多元,这让她很无奈。
与王女士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还不少。3月7日,记者在网络上进行搜索,发现从去年开始到今年1月底,不断有网友发帖反映天源浴场“跑路”、退费无门的事情。网友summer1-24留言,称自己也是外地用户,因为经常到西安出差,跟姐姐去过天源浴场一次,后来想着住宿方便就办了会员卡,1月底的一天,她本想打电话查下卡上余额,竟发现联系电话全变空号了,上网一查,这才得知浴场早关门了,而她的卡上应该还剩好几千块钱。
消费者称关门前还在办会员卡
针对不少消费者反映的情况,3月7日记者上网进行查询。原工商部门登记信息显示,天源浴场由西安元弘商贸有限公司天源洗浴广场分公司开办,注册日期为2009年7月。西安元弘商贸有限公司以及天源洗浴广场分公司负责人均为孟某某。记者试着拨打公司注册的联系电话,发现已经无法打通。另外,通过查询,记者还发现早在2016年3月,西安元弘商贸有限公司曾将浴场所在房屋租赁给他人,因此还引发合同纠纷,之后该公司继续经营,直至去年4月关门。
有知情者告诉记者,早在去年4月浴场即将关门前夕,竟然还在恶意为消费者办理会员卡或为会员续费,初次办理会员卡,多数消费者预存金额在3000元-5000元不等。记者注意到,从去年4月开始,不断有消费者通过网络等渠道反映联系不上该公司,卡内余额无法退费,其中不乏外地消费者。
目前仍在寻找该企业负责人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4月16日起,碑林区工商部门开始陆续接到消费者的相关投诉,截至2018年5月初,与天源浴场会员卡退费有关的投诉有450余件,涉及金额151万元,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去年5月,该案件线索还被移送至警方。
眼看快一年了,事情进展如何?2月18日,有消费者通过12345市民热线反映天源浴场会员卡无法退费问题,2月21日,碑林区有关部门回复称:西安元弘商贸有限公司以及天源洗浴广场分公司已关门停业,无法联系上该企业负责人,目前还在继续寻找该企业负责人。3月7日,记者来到天源浴场原来所在的位置,看到浴场早已改头换面。
天源浴场突然关门,消费者遭遇会员卡退费难,其实这只是商业预付卡退费难的一个缩影。记者从西安市热线办了解到,在12345市民热线平台上,每天反映商业预付卡退费难问题,特别是因职能交叉或企业异地注册问题导致商业预付卡、押金退费难和监管问题比较集中,与之相关的投诉占每周热线工单总量的7%左右,数量较多,排名靠前。商业预付卡原本是一张“双赢卡”——消费者可以享受优惠和方便,商家则可以稳定用户、扩大融资。现实中有关商业预付卡的负面新闻却不鲜见,商业预付卡几乎成了“糟心卡”的代名词。
消协提醒预付式消费5“坑”
如今,预付卡消费几乎成为餐饮、美发、健身等行业的标配。记者注意到,中国消费者协会曾组织调研,发现预付式消费问题呈现跨领域、跨行业、普遍蔓延的形势,指出预付式消费有5个“坑”,其中一个“坑”就是商家“跑路”,让消费者蒙受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不签合同,让消费者事后主张权利时没书面凭证”“以各种利诱措施吸引消费者上钩后,以各种理由降低服务标准”“设置‘霸王条款’,比如规定不予退卡、过期作废等”“侵害消费者隐私权,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
商业预付卡交钱容易退钱难,消费者该怎么办?我市法律工作者胡颖表示,商业预付卡消费多数在民生服务行业,牵涉人数广,售卖商业预付卡事实上已经具备融资功能,我国对预付卡实行备案管理,商务主管部门应对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的单用途卡业务活动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卡企业如存在违规情形,应负相应法律责任。“如果责任人明知经营不善无法继续经营,仍故意大规模销售会员卡,已经符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涉嫌诈骗犯罪,消费者应及时报警。”胡颖说。
专家建议建立监管制度
其实,在监管方面,2015年商务部出台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规定,省级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妥善处理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单用途卡业务的重大突发性事件,并及时上报商务部。商务部应建立健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业务信息系统”,地方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对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的单用途卡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状况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商务主管部门应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发卡企业的监督管理,发卡企业和售卡企业应配合商务主管部门的检查。 针对资金使用,规定发卡企业应对预收资金进行严格管理。预收资金只能用于发卡企业主营业务,不得用于不动产、股权、证券等投资及借贷。地方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其他发卡企业预收资金管理制度。
不过,有商家明确告诉记者,消费者预付的这些钱,商家除用于日常运营之外,可以说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人管”,只要企业不倒闭就不会有事。也就是说,目前商业预付卡市场缺乏监管,大量商家销售的预付卡都处于“三无”状态,对消费者没有任何保障。对此有专家呼吁应建立第三方账户监管制度,探索信用监管、行业连带担保等制度。
文/图 首席记者张志杰 实习生卢小迪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