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0月12日讯(记者 鹿凯)近日,多家信托公司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证实,公司已收到《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且部分信托公司已着手填报数据。
信托“服务”属性凸显
“目前已收到相关通知,是让公司试填报产品信息。”一位头部信托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同时,也有其他公司相关人员表示,《通知》下发到各公司可能进度不同,他们目前还未收到。部分收到《通知》的公司证实,填报期限为半个月左右,尚不知道后续监管层是否会根据填报实际情况,对《通知》做进一步调整。
中国网财经了解到,相较今年4月监管层下发《征求意见稿》,对信托业务所作规划类似,信托业务仍将被划分为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其中,对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并未做明显调整,调整集中在资产服务信托。
主要体现为,在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下增加了家庭服务信托、企业及其他组织财富管理信托,采用分级的方式针对家庭、企业等财富管理信托门槛进行了划定。特别是家庭服务信托初始设立时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万元,期限不低于5年,投资范围限于投资标的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上市交易股票的公募资产管理产品或者信托计划。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降低了服务信托的设立门槛,财富信托受众人群有望大幅扩大。
企业及其他组织财富管理信托方面,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接受单一企业或其他组织委托,提供综合财务规划、特定资产处置、薪酬福利管理等信托服务。企业或其他组织应当以自身合法所有的财产设立财富管理信托,不得以受托管理的他人财产设立财富管理信托。企业及其他组织财富管理信托受益权不得拆分转让。企业财富管理信托初始设立时财产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元。
一位信托公司人士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针对财富管理受托服务信托,用分级分层的方式,针对个人、家庭和企业设置了不同起点,对日后资产服务类信托服务的开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作用。”
一位业内专家曾表示,服务信托的重要能力体现在前端产品和服务定制中间的操作衔接环节和后续持续服务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在未来过渡期中,信托公司还需持续提高服务能力。
服务增收、标准化降本
《通知》要求,对于其它不符合本通知分类要求的信托业务,在资产管理信托项下单设待整改业务一类,将相关业务归入此类别,有序实施整改,以合规方式续作相关业务。过渡期结束后,因违规展业导致的存量待整改业务应当清零。
新三类业务中,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是新的概念,同样突出的业务是为客户进行资产管理或服务,对委托人的地位有所侧重,对信托公司在责任和业务开展方式上强调是为客户服务,更加符合信托业“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定位。
金融分析师廖鹤凯表示,此次调整将对行业格局带来长期深远影响,信托公司角色面临转换,“买方”角色强化,“资产管理业务”将作为行业重点,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证券业务将进一步强化提升,通道类、非标融资业务继续收规模;资产服务信托有望成为信托公司新的发力点和主要增长点。
如果将信托公司服务信托经营简化成收入、支出模型,想让服务信托成为信托公司盈利主力,就要努力做到增收降本。收入端,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随着信托转型不断推进,服务信托市场展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但作为一项方兴未艾的金融服务内容,其在基础制度完善、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市场培育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小挑战。
与此同时,市场也会面临着阶段性挑战,比如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服务信托的基础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另外,客户认知度和接受度需要加强,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开发。这只有逐渐做好上述工作,服务信托才能被更多的投资人所选择,从而汇集更多财富,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支出端,因服务信托业务的核心内容是托管、运营,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的信用和管理能力。且服务信托底层资产涉及股权、债券、不动产等,且服务形式多样,没有资金类信托那么容易做到标准化,而不能实现标准化方案和流程,也就不可能简单地复制和迅速的最大规模,效率降低自然导致成本增加。
和信托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相比,服务信托的手续费率一般较低。规模化是其成为一种业务的必备条件。没有规模化,服务信托就只能是个别的创新,没有作为一种商业模式的意义。业内人士认为,服务信托可以实现规模化,可能成为未来信托资产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规模化效益。
规模化的前提是标准化,信托公司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符合市场需求的标准化体系,包括业务结构设计、流程控制、账户管理、交易管理、法律文本设计、操作风险防控、信息系统支持等方面。在该类业务上的竞争主要不是个人能力的竞争,而是公司标准化服务能力的竞争。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习惯“非标”业务的信托公司,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
同时,有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资产管理类业务依然是信托公司盈利重点,资产服务类信托可以提升信托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在存量产品结构已发生大变背景下,为了最大程度降低信托公司资产持有成本,新分类也是基于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结合未来的指引方向做的调整,信托公司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监管指引方向继续开展鼓励的投资类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以及推进服务信托标准化才能更好地按照指引路径发展。
帅国让也表示,此次调整主要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适应行业发展导向,引导信托公司转型发展;可能会加速推进融资类业务规模的压降,加大标品及服务信托(家族信托、资产证券化、养老信托、涉众性资金管理信托等)布局力度。
监管持续推进行业“服务化”转型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信托公司在监管要求和风险压力下对融资类信托规模的持续压降,在业务转型过程中对各类投资信托业务加大力度。截至今年6月末,投资类信托规模为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07%,环比增长4.47%;占比为42.35%,同比上升5.35个百分点。融资类信托规模为3.16万亿元,较一季度减少2204亿,环比降幅6.51%,比上年同期减少9668亿,同比下降23.41%;占比为14.99%,同比下降5.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0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无论信托公司目前转型进展如何,未来必将深入推进转型发展,否则可能没有机会进入行业新的发展阶段。监管层面正在推进信托法修订,以及信托制度的完善,同时推进信托业务分类、信托差异化监管,引导信托公司通过转型寻找行业未来方向。各家信托公司的公开信息,也纷纷提到从战略层面推进转型的部署,从业务来看,证券投资、家族财富管理、资产证券化、绿色信托、股权投资、服务信托、产业金融被提及较多。这些也都是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和服务类业务,这表明行业未来会走向差异化发展。
帅国让也认为,未来信托公司应根据自身股东背景及资源禀赋差异特色化发展。曾刚表示,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落地以及经济修复加快,信托业绩也会逐渐改善,未来信托公司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围绕监管最新业务分类方向,积极探索业务转型,争取实现业务模式与经营业绩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未来信托业发展情况,中国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