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语:“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过年不仅有好玩的、好吃的,更有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岁”与“祟”谐音,长辈认为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也蕴藏着天下父母殷殷之心。
韩国:孩童用压岁钱学理财
被称为“旧正”的农历新年时,35岁的韩国家庭主妇刘贞娥就为该给小辈准备多少压岁钱而头疼了。两个女儿再加六个侄子,每年的压岁钱对刘贞娥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韩国人过农历新年,比起年三十的守岁,更重视年初一的“祭礼和岁拜”仪式。全家身着传统民族服装,依次向祖宗的排位或画像磕头行礼,祈求祖宗保佑全家一年平安。祭礼完毕,家中的晚辈还要向父母及长辈磕头拜年,行“岁拜”礼,感谢父母的生育之恩,而长辈则要给晚辈“压岁钱”。
韩国人给晚辈压岁钱,相对收入水平来说,金额并不算很多,且会根据孩子的年龄段而给不同金额的压岁钱。一般来说,给尚在读小学的孩子5000至1万韩元(1万韩元约合76元人民币);给初中生1万至2万韩元;给高中生2万至3万韩元。
尽管平均到每个孩子,收到的压岁钱金额并不算高,但韩国的家长还是很重视如何因势利导教会孩子独立、合理地使用和管理压岁钱。
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建议孩子为新年后即将来临的新学期做准备,购买一些文具和图书。在使用压岁钱独立购买文具时,孩子往往会考虑再三做决定,并且对用自己的钱买回来的文具和图书倍加爱护。
而韩国的各大金融机构也针对这块市场开发了一些压岁钱理财项目,比如银行开设利息相对高一些的压岁钱零存整取项目、保险公司推出学生意外保险险种、证券公司还开发了学生投资基金。
这些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节约的美德,还使孩子学会理财,对经济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马来西亚:压岁钱交父母存银行
在马来西亚,孩子收到压岁钱一般会交给父母,由父母到银行开设专门的储蓄账户存起来。孩子成年或上大学后,父母把压岁钱储蓄账户交给他们自己打理。
马来西亚人口中有1/4是华人,春节是马来西亚重要节日之一,给压岁钱也是当地华人的风俗。年轻人只要还没有结婚成家,就可以年年拿压岁钱。小孩子很早就会受父母教导,知道在拿压岁钱时要说吉祥语并表达谢意。
比较相信子女理财能力的父母会把一部分钱交给孩子自己支配。孩子拿到这部分钱后,一般会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也会给兄弟姐妹买零食一起分享。
在马来西亚,给压岁钱俗称“给红包”,数额一般从2林吉特(1美元约合3.2林吉特)至20林吉特不等。长辈们一般会根据不同对象派发不同数额的压岁钱;经济能力较好的,可能会给近亲的子女50林吉特至100林吉特的压岁钱。
在马来西亚,压岁钱的数额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水涨船高,给压岁钱只是“给个意思”,因而不会成为过年的经济压力。
日本:小学生人均压岁钱2.5万日元
日本小学馆出版社1月15日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新年日本小学生收到的压岁钱平均为25,293日元(约合人民币1634元)较去年增加了766日元。此项调查已进行了5次,而今年是首次突破2.5万日元大关。在关于压岁钱用途的多项选择中,回答“购买游戏软件”的比例高达39%,连续4年位居第一。
新加坡:最吝啬的压岁钱
在新加坡过年极其轻松,人情往来、贺岁拜年、请客送礼都十分简单。上门拜年,多是两个柑桔象征吉利,也发压岁钱,但是新加坡家长给孩子派发 “红包”,数量多而分量轻。他们给的对象是孩子加未婚的男女青年。不论是有亲情关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还是没有亲情关系的孩子和青年男女,只要在节日里问候、来往都给“红包”。
然而,打开“红包”抽出的是一张贰元票面的新币、或两张贰元票面的新币,最多是十元。节后,孩子们互问的是你拿了多少个“红包”,而不问你拿了多少压岁钱。新加坡人说:“红包”的作用只在于给孩子节日的气氛,增加家庭的温馨,是区别其它节日的一项内容。”
意大利:女妖带来压岁钱
意大利人在除夕的夜晚要把家里不需要的物品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在这时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的童话故事,说女妖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压岁钱和礼物,然后放在他们的鞋子里。在这里,女妖行使着圣诞老人的职责。
法国:趁着清醒发压岁钱
法国的新年本来是每年4月1日,直到1564年,国王查理九世才把它改作1月1日。1月1日一大早,父母就会趁着自己还没有醉酒,清醒地时候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因为到了这天晚上,法国人要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
朝鲜:压岁钱发给稻草人
朝鲜人在新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和年画。有的人家在门上贴上寿星或仙女的画像,祈求上天保佑,驱走鬼魅,赐给幸福。元旦黎明,人们把一些钞票塞进了除夕预先扎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恶,迎接吉祥福星。黄昏,人们又将全家人一年中脱落的头发烧掉,祝愿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们头戴一种麻制的帽子,称为“福巾”,身穿带花纹的五色彩衣,进行荡秋千比赛。她们以一处树花为目标,看谁先踢到或咬到为胜。也有在高处挂上铜铃的,以先碰响者为冠军。
希腊:压岁钱藏在蛋糕里
在每年的一月一日,是希腊民间传统的年节。元旦,家家户户都要做一个大蛋糕来庆祝。做蛋糕时,主人会把压岁钱(通常是一枚银币)放入其中,谁吃到了它,就意味着谁是那一年最幸运的人。
苏格兰:压岁钱丢门口
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西班牙:人人携枚压岁钱
西班牙人在新年前夕,所有家庭成员都团聚在一起,以音乐和游戏相庆贺。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大家便争着吃葡萄。加果能按钟声吃下 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一切如意。元旦这天,最忌孩子们骂人、打架和哭啼,认为这些现象是不祥之兆。所以,元旦之日大人总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一切要求。同时,这天不论大人小孩人人身上必携一枚金币或铜币以示吉祥。
中国内地: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压岁钱
给孩子压岁钱,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压岁钱从最初的只是类似钱币的吉祥物,到现在的流通货币,数量也一路水涨船高。城市里的孩子每年压岁钱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少则三、五百,多则成千上万。孩子们高兴了,大人们去担忧了。给得多了,自己承受不起;给得少了,落人口舌。压岁钱,某种程度上已经演变为成人交际的砝码。
不仅如此,对自己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家长也是心惊胆战,该不该回收?收了怕孩子不高兴,年节失睦;不收又怕孩子大手大脚乱花,得不偿失。压岁钱,凭添了父母多少烦恼。
澳门:年初一发“利市”,大人小孩都有份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团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而到大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即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给“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
台湾地区:年龄不同,给法各异
台湾地区,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时候,给法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形式不同,寓意一样,都是希望儿孙们在新的一年里逢凶化吉,遇难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