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方晓 张静 邵文
·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元宇宙。对元宇宙发展趋势的判断,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怎么理解元宇宙?
·上海的元宇宙规划实际上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一脉相承,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台阶。“虚实结合、以虚强实”是上海元宇宙发展规划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上海7月份发布的两份文件的公布迅速推升了元宇宙的讨论热度。
“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上海市将力争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出50+示范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7月发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了目标。
与之相呼应,当月正式发布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未来上海将加快研究部署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平台,发展扩展现实、智能人机交互、虚拟数字人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加快虚拟现实生态布局。
在元宇宙发展萌芽期,人们对其前景还充满想象甚至不解的当下,这两份文件的公布迅速推升了元宇宙的讨论热度。
“元宇宙让我们有美好的畅想,也是人性本身追求美好的畅想。这就带来了今天看到的非常热闹的场景——似乎人人都在提元宇宙。”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智慧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凌鸿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我们描述了美好的情景,但现在可以说没有一个很好的完整的案例来告诉我们,这就是元宇宙。”
“尽管我们不知道元宇宙具体发展的样貌,但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在凌鸿看来,上海把元宇宙概念纳入重要的战略规划极具魄力,“上海是迎着浪潮,或者说赶超时代节奏,我觉得是必须的。”
全球各界争夺元宇宙定义权,赛道涌现
“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就有1000个元宇宙。”凌鸿笑言。对元宇宙发展趋势的判断,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问题——怎么理解元宇宙?
2021年10月,Facebook公司宣布改名Meta,全面拥抱元宇宙,让元宇宙这个概念从科技圈的小范围讨论,演变成大众视野里的标志性事件。
在改名之后,Meta做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携手咨询公司Analysis Group推出首份元宇宙白皮书,预测其潜在价值和市场规模,以及元宇宙技术对全球GDP的贡献。除了显而易见的数据分析外,这份白皮书最大的实际价值可能在于提出对元宇宙的定义。
不只是Meta一家公司有动作,微软、英伟达、腾讯等科技企业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解,让元宇宙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状态。
“这些大厂都有自己的理解,它的理解是基于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优势加上一些大家公认的东西。一旦把元宇宙都定义好了,大家都向这个方向走了,接下去它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都在争夺定义权。”凌鸿解释道。
除了企业界,学者也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经济学家的理解,社会学家的理解,不同的角色去理解的话,又出现了不同的定义。”他表示。
而在政府层面,全球多国都在试图赶上或引领这股浪潮。韩国首尔去年率先宣布雄心勃勃的计划:打造“Metaverse Seoul(元宇宙首尔)”,最近阿联酋迪拜又启动战略,希望将自身打造为元宇宙的商业圣地之一。
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定义,都需要有进入元宇宙的途径,而这背后就需要依靠各种技术来匹配,不同的赛道也就形成了。
“元宇宙本身是一个平台,不是一个技术,它是很多技术的集成。就像互联网是众多技术的集成,是一个平台,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再往上升级,就是元宇宙,实际上就是把AR、VR、MR、数字孪生、区块链、NFT这些加进去了。”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即“中欧资本”)董事长张俊对澎湃新闻表示,“元宇宙可以归纳成一个六边形的模型,包括交互技术、通信技术、算法研发、算力、应用场景、产权规则。”
《行动方案》中指出,上海将重点发力全息显示、未来网络、VR/AR/MR终端、3D图像引擎等方面,提升产业供给力;模式融合赋能行动,支持元宇宙+工厂、医疗、文娱、办公等场景打造;还有数字业态升级和创新生态培育行动。在工程方面,如关键技术突破工程,组织企业揭榜挂帅;数字IP市场培育工程,试点上海数交所开设数字资产交易板块,推动数字创意产业规范发展;产业创新载体培育工程,布局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还有数字人全方位提升、数字孪生空间、数字空间风险治理等工程。
上海城市数字化迈上新台阶,如何以虚强实?
在凌鸿看来,上海的元宇宙规划实际上和城市数字化转型一脉相承,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台阶,在新的阶段里涵盖了两个新的方向。
“本质上是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区块链等新基建技术中又加上了一些新技术趋势,混合现实、3D沉浸体验和数字孪生等。”他说,“原来智慧城市就强调大数据进行城市智能化管理,强化‘经济,生活,治理’三方面发挥作用。其中支持政府的功能是治理,赋能老百姓的功能是生活,保障企业发展的是经济。元宇宙同样也是在这三个方面产生价值,能不能改善城市治理?能不能让我们社会上的老百姓感觉更加愉悦?能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更有活力?”
《行动方案》中有类似表述:元宇宙是未来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交互的重要平台,是数字经济新的表现形态,潜力巨大。上海将坚持虚实结合、以虚强实价值导向,发挥在5G、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在线新经济等方面优势,推动元宇宙更好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均强调,“虚实结合、以虚强实”是上海元宇宙发展规划最鲜明的一个特点。
上海维智卓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陶闯告诉澎湃新闻,“元宇宙一定不是另一个网络世界,它必须是和实体融合的模式。因为只有这样的模式,才能真正加强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也给实体经济带来更多增量。”
“(这是)很实在的落地,不管怎么定义,就要为我所用,目标很清楚。”凌鸿说,“让城市治理、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更好,这些都是实际效果。”
在7月27日举行的2022上海信息消费节暨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系列活动——上海元宇宙峰会上,上海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裘薇强调,元宇宙是“虚实一体”、“软硬一体”的,不仅仅要打通硬件和软件、消费和生产、C端和B端,更要实现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边界。在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向虚和向实的关系、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裘薇称,从信息技术来引领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在即将到来的元宇宙世界要扬长避短,把握好三个关口。首先元宇宙是把握未来“5G+消费场景”杀手级应用的关键,其次是把握好元宇宙时代的智能终端风口,最后是要把握空间互联网时代的新平台的入口,将场景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裘薇表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元宇宙应该实现群智赋能、跨界融合、产业的联动、梯度的演进。
凌鸿认为,实现虚实结合要靠一个个不同的垂直应用,垂直应用则要靠生态。“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中我们更多是寻找场景,在元宇宙环境下则更多需要寻找生态圈。生态即是内部包含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彼此依存,一环套一环。”他说。
中欧资本董事长张俊则认为,眼下元宇宙相关产业布局仍较为分散,亟待完善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他建议依托领军企业的头部优势,推动产业上下游有机结合,形成紧密衔接的产业链和服务链。
“下一步元宇宙推广的时间和市场的变化程度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刚开始做教育,下一步做展览、游戏、医疗、设计规划。我们现在能做的,除了探索它的应用场景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根技术,元宇宙的根技术仍然是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算法、算力等。”张俊表示。
中国特色与开放心态
在复旦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组织的“元Talk”系列沙龙活动中,百富泰联合创始人马冀谈到了三个元宇宙投资领域值得关注的赛道:第一,最稳健的投资赛道是硬件;第二,从产业赋能的角度来看,教育和医疗是重点关注的两个产业,以及跟双碳背景强挂钩的领域;第三,在数字藏品领域、DAO等项目方面,在二级交易市场暂未开放的前提下,投资界普遍持有谨慎的态度,但具有强大IP授权资源,以二创为主的文化平台、虚拟文博会受到投资人的关注,因为文化产业不仅可以带来商业价值,同时也具备社会影响力。
在中国,起源于国外的NFT更多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存在。“国外NFT最核心的特点是不受管理,不受控制,没有任何人或者机构进行监督。而国内的数字藏品基于联盟链,很多区块链、联盟链是由政府搭建的基础设施,我们国家对联盟链进行了管理。”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实验室区块链版权中心主任刘天骄曾表示。
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为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提出六条规范,包括金融产品不可以NFT化、不可以削弱非同质化特征、不为NFT交易提供集中交易、设立交易场所、不使用虚拟货币、实名认证、不直接或间接投资NFT。
基于这些监管政策,《行动方案》和《规划》对数字资产的提及特别引发关注。
《行动方案》里提出的重点工程包括,在上海数据交易所试点开设数字资产交易板块,培育健全数字资产要素市场,推动数字创意产业规范发展。逐步完善数字资产、数字艺术品、数字影视版权等合规交易机制,加强风险监管,探索数字人民币应用。探索建立多方参与、互联互通的数字创意联盟链体系。支持原创内容平台、交易平台及艺术家参与全球数字艺术品创制交易及国际标准制定。
《规划》则提出,在培育数据新要素中,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在发展数字新基建中,提出发展区块链商业模式,着力发展区块链开源平台、NFT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
可以看出,《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NFT商业模式在促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价值给予了肯定。分析认为,提出让有想法、有规范、有责任感、有担当的龙头企业来探索,监管部门是希望最大限度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害用户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的情形发生。
“我们在拥抱整个元宇宙的概念,但我们很清楚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逻辑来办,绝对不能完全按照西方的那种来。”凌鸿说,所以企业做元宇宙相关的产品,落地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国情。
他认为,目前NFT在国内没有特别好的应用场景,或者说好的商业模式,“能不能只通过拥有所属权就能创造价值,无需交换,或者说如何实现合理的交易而不是炒作?这其实是对企业的一种考量。一旦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以后,这个技术肯定是很好的,它能提供一种能力来形成新的价值创造。”
“创新这条路实际上很长,元宇宙刚刚开始,上海整个政策体系非常不错,但我们需要有容忍度,需要一种开放的心态,让各种创新创业公司能在元宇宙大潮中展现自己,让子弹多飞一会儿。”陶闯表示,希望上海成为元宇宙发展的孵化器。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张艳